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回复: 0

收集“面经”每周模拟测试 家长扮考官操练面谈技巧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10-8 17: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逢双休日,袁先生会在书房里放上一张电脑桌,摆出面谈的架势,自己当回考官;读小学四年级的女儿则会扮演一名考生,接受询问。由于幼升小、小升初面谈的“指挥棒”效应,如今的父母越来越早地重视起孩子的自我推销能力,甚至刻意营造一种模拟面谈的气氛,让孩子早点进入角色。
  收集“面经”每周模拟测试
  袁先生从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给孩子报讲故事兴趣班、演讲兴趣班,目的是让孩子“能说会道”。虽然女儿一开始不太开心,但慢慢地也就习惯了这种生活。
  孩子明年就要“小升初”了,袁先生特意在每周双休日给孩子安排一场面谈,“考官”是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当然,一开始的时候考虑到孩子比较紧张,我们允许她面对着大橱柜上的镜子说。”
  别以为这是简单的聊天,袁先生还会从网络上找来不少其他家长的“面经”来考考女儿。“各所学校的情况我都很关心,比如有的学校出现‘趣味面谈’,谈些情商和性格的话题,我的‘嗅觉’比其他家长灵敏得多,会专门研究命题走向。”
  [业内分析]
  突击培训助长新“应试教育”
  教育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面谈对没有人际交往经验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家长应该对这种方式给予足够重视。可是,一些家长曲解面谈原本的意义,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新的“应试教育”。针对这种面谈方式进行突击培训,对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
  培养能力取代应试
  与袁先生的“目标明确”相比,另一些家长的功利性倒不是特别明显,他们关注的是孩子的能力,而非仅仅是简单的应试。他们认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多生活在“水泥森林”里,与父母都很少交流,更谈不上与邻居、同学甚至陌生人交流,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并不是好事。
  “突破障碍”型:近日,上南路上某大卖场前,浦东鹤琴文艺幼稚园的孩子正分头忙碌。他们有的载歌载舞,有的挥毫泼墨,最后还拿着心愿卡找陌生人签名留念,送上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一份良好祝愿。记者发现,许多孩子虽然感到羞怯和不安,但是在父母的鼓励下都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
  一开始,雯雯只是在妈妈的帮助下轻声地说:“请你签个名”,声音轻得像蚊子叫,后来她逐渐壮起胆来。她妈妈告诉记者:“平时让孩子与人打招呼时,家长总是说在前,孩子被动地跟着说。我想以后会多让孩子主动去与别人打招呼,注重孩子的主动性培养”。
  小渝性格谨慎,也从开始走到陌生人前的不知所措,到把手中卡片递过去轻声说句“签个名”,再到最后一个人独自走去,拿了卡片上签好的名回来给妈妈看。“我想她一定体会到了跟陌生人交流,明白地表达意图原来是容易办到的,而且是愉快和友好的。”小渝的妈妈说。
  “寓教于乐”型:日前在儿童职场体验馆“星期8小镇”,记者看到近百名3岁―10岁的“小画家”拿出各自珍藏的手绘T恤,向游客义卖,希望用自己的天分和努力,募集善款帮助身边生活贫困的小伙伴。“叔叔,你能不能买我画的T恤?”一个小女孩拉着一位游客的手,向他认真地介绍着自己的创意设想。虽然T恤衫上的图案略显稚嫩,但仍然引来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家长颜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带儿子来参加,并不纯粹为了玩,而是希望让孩子扮演一回大人。“将来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上小学、上初中可能会碰到面谈,走上社会参加招聘要面试,清楚表达能力和自我推销能力要从小培养,一点一滴积累,靠突击肯定不行。”
  [业内分析]
  能力培养需循序渐进
  教育业内人士分析说,面谈需要人际交往能力,这种能力在孩子们的成长中占据着重要的因素,培养这种能力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可成的。尤其是“关键期”―――孩子的少年时代,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紧张与疏离,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发展和品质的形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7 01:35 , Processed in 0.07689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