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4|回复: 0

[单元测试] 六年级语文试题——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20 08: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班级    姓名     成绩
  ( 这可是你上六年级的第一次语文测验哟,祝你成功!)
  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端正美观。(7分,其中书写2分)
  bǔ  yù    ɡuàn  ɡài    wú  ɡū    shì  shì   dànɡ dí
  (        )   (         )   (         )   (         )   (          )
  二、找出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6分)
  安时到校(     )  工作勤垦(    )  奋不顾生(    )
  至人至义(     )  再接再励(    )  心弛神往(    )
  三、填字成词,并写出它的近义词:(8分)
  视死如(   )--                       勤勤(  )(  )--
  卓尔不(   )--                       万古长(    ) --
  四、读句子,划去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4分)
  1、上课铃响了,教室里立即(安静  平静)了下来。
  2、爱迪生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发明  发现)了电灯。
  五、回忆课文内容填空。(10+6+2=18分)
  1、 你从雪山走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向东海奔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甘甜的乳汁,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健美的臂膀,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赞美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依恋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江之歌》赞颂了长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情。面对这样的长江,我们可以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成语来形容。
  2、埃斯内尔送给肖邦的特殊礼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默写出“送礼”时埃斯内尔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肖邦的心情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来形容。
  4、“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
  六、口语交际(5分)
  学校准备举行庆国庆广场文艺演出,你参加了其中的一个节目的表演,妈妈说:“天天练节目,成绩搞不上去怎么办?我不同意你参加演出!”
  你应该对妈妈这样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6+4+4+4+4=22分)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别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铸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潮难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汉字中文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做题(以下两题中共有8个填空,任选其中的4个填空做即可)
  (1)文中提到的“神州”、“海内”、“天涯” “知己”等词语分别指什么?
  “神州”指: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内”指: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知己”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文中下列几句诗词的后半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
  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30分)
  题目:我有一个习惯
  提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有不少习惯,请选择其中之一,介绍一下。写的时候要有具体的事例,不少于400字。
  100
  200
  300
  400
  500
  附加题:(3分)
  你能写出3首与秋天有关的古诗的题目吗?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祝贺你,终于考好了,细心地检查一下吧。希望聪明的你过后不会后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7 02:11 , Processed in 0.05244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