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9|回复: 0

[单元测试]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20 08: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文学常识
  1、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 (今属江西)人。
  2、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被人称之为「寒酸孟夫子」。
  3、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4、《“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作品。
  5、《童年的发现》是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前苏联英雄,天文学家。
  6、巴甫洛夫:(1849~1936)是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有“生理学之父”之称,曾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巴甫洛夫很忙》作者姚传雷(中国)。
  7、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为三春。
  二、生字词。加点字注音,记准确字形。
  1、寸草春晖(huī阳光)、启迪 、誊 写、荣誉 、眷 恋、试卷 、债券 、篇 目、出版 、皱 纹、谨 慎 、胚 胎、岂 止、痴 迷、婴 儿、困窘 、
  2、解释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
  误入歧途 一本正经 绞尽脑汁 情不自禁 一如既往
  3、查字典填空。
  “瓜”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部首是 ,再查 画;用数笔画查字法,查 画。笔顺是 ,第三画是 ,名称是 。
  “临”字部首是 ,再查 画,音序是 ,再查音节 。
  4、根据古诗词《泊船瓜洲》《游子吟》《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内容,解释字词。
  泊船: 数重: 间: 游子:
  江南: 意恐: 绿: 三春晖:
  可怜: 晖: 还: 寸草:
  5、补充词语,再按要求分类。
  持之以( )、语重心( )、( )步自封、冷嘲热( )、突飞( )进、( )理力争、冷( )无情、有始无( )、无动于( )、误入( )途、随心所( )、不( )好意
  ⑴褒义词有:
  ⑵互为反义词的有:
  ⑶互为近义词的有:
  6、给下列成语找近义词(成语)。
  画饼充饥 、滔滔不绝 、手无寸铁 、不谋而合 、
  自欺欺人 、走马观花 、一箭双雕 、粗枝大叶 、
  三、句子。
  1、按要求写句子。
  ⑴几年后,我再次拿出那首诗看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这是 句,请改为肯定句)
  ⑵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这是 句,改为陈述句)
  ⑶根据词语不同的意思造句。便宜(价钱低):
  便宜(不应得的利益):
  2、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是:
  ;表达了 。
  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是:
  ;表达了 。
  3、重点句子理解
  ⑴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⑵成年后,作者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这是为什么?
  4、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序号。
  ( )老杨不慌不忙地向总理说明了情况。 ( )夜深了,汽车在长安街上疾驶着。
  ( )总理立刻问是怎么回事。 ( )扭头一看,只见后车窗前放着一束美丽的鲜花。
  ( )突然,周总理闻到一股芳香。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的。对的打V”,错的打“X”。
  ⑴“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停顿是正确的。( )
  ⑵《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作品。( )
  ⑶按照达尔文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人的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 )
  ⑷“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里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转折的意思。( )
  ⑸“晖、谨、歧、誊、版”这几个字是按音序的顺序排列的。( )
  四、课文内容。
  1、《泊船瓜洲》是 代诗人 停船在 之后,望着仅仅隔着 江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 之情。反映这种感情的诗句是:
  2、《游子吟》是 代诗人 的作品。诗中的“  ”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诗句“ ”反映了儿子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三春晖”比喻 。小草比喻 。
  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子选手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4、《童年的发现》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项科学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五、重点段落。
  古诗两首:背诵、默写、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感情;15课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六、回答问题。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表现形式,是哪两种?你有过同样的感受吗?请写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8 04:22 , Processed in 0.05679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