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7|回复: 0

[应用同余解题] 50道行程类应用题及参考答案二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7 0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面是50道行程类应用题及参考答案大全,欢迎喜欢奥数的孩子做一做练一练。
          11、A、B两地相距10000米,甲骑自行车,乙步行,同时从A地去B地。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途中甲的自行车发生故障,修车耽误了一段时间,这样乙到达占地时,甲离B地还有200米。甲修车的时间内,乙走了多少米?
       
          解: 由甲共走了10000-200=9800(米),可推出在甲走的同时乙共走了9800÷4=2450(米),从而又可推出在甲修车的时间内乙走了10000-2450=7550(米)。列算式为10000一(10000-200)÷4=7550(米)
       
          答:甲修车的时间内乙走了7550米。
       
          12、爷爷坐汽车,小李骑自行车,沿一条公路同时从A地去B地。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是自行车速度的2.5倍。结果爷爷比小李提前3小时到达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解法一:根据"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2.5倍"可知,同时从A地到B地,骑自行车所花时间是汽车的2.5倍,也就是要比坐汽车多花1.5倍的时间,其对应的具体量是3小时,可知坐车要3÷(2.5一1)=2(小时),A、B两地问的路程为40×2=80(千米)。即40×〔3÷(2.5-1)〕80(千米)
       
          解法二:汽车到B地时,自行车离B地(40÷2.5×3)=48(千米),这48千米就是自行车比汽车一共少走的路程,除以自行车每小时比汽车少走的路程,就可以得出汽车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也就可以求出两地距离为40×〔(40÷2.5×3)÷(40-40÷2.5)〕=80(千米)
       
          13、如图,有一个圆,两只小虫分别从直径的两端A与C同时出发,绕圆周相向而行。它们第一次相遇在离A点8厘米处的B点,第二次相遇在离c点处6厘米的D点,问,这个圆周的长是多少?
            

103647_4bf0abbfb051805.jpg

103647_4bf0abbfb051805.jpg

       
          解:  如上图所示,第一次相遇,两只小虫共爬
       
          行了半个圆周,其中从A点出发的小虫爬了8厘米,第二次相遇,两
       
          只小虫从出发共爬行了1个半圆周,其中从A点出发的应爬行8×3=24(厘米),比半个圆周多6厘米,半个圆周长为8×3-6=18(厘米),一个圆周长就是:
       
          (8×3-6)×2=36(厘米)
       
          答:这个圆周的长是36厘米。
       
          14、两辆汽车都从北京出发到某地,货车每小时行60千米,15小时可到达。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如果客车想与货车同时到达某地,它要比货车提前开出几小时?
       
          解法一:由于货车和客车的速度不同,而要走的路程相同,所以货车和客车走完全程所需的时间不同,客车比货车多消耗的时间就是它比货车提早开出的时间。列算式为
       
          60×15÷50-15=3(小时)
       
          解法二:①同时出发,货车到达某地时客车距离某地还有(60-50)×15=150(千米)
       
          ~2客车要比货车提前开出的时间是:150÷50=3(小时)
       

103647_4bf0abbf9730d05.jpg

103647_4bf0abbf9730d05.jpg

       

105212_4bf0af5cb286d05.jpg

105212_4bf0af5cb286d05.jpg

         
          18、一个圆的周长为60厘米,三个点把这个圆圈分成三等分,3只甲虫A、B、C按顺时针方向分别在这三个点上,它们同时按逆时针方向沿着圆圈爬行,A的速度为每秒5厘米,B的速度为每秒1.5厘米,C的速度为每秒2.5厘米.问3只甲虫爬出多少时间后第一次到达同一位置?
       
          解:我们先考虑B、C两只甲虫什么时候到达同一位置,C与B相差20厘米,C追上B需要20÷(2.5-1.5)=20(秒).而20秒后每次追及又需60÷(2.5-1.5)=60(秒);再考虑 A与C,它们第一次到达同一位置要20÷(5-2.5)=8(秒),而8秒后,每次追及又需60÷(5--2.5)=24(秒).可分别列出A与C、B与C相遇的时间,推导出3只甲虫相遇的时间
       
          解:(1)C第一次追上B所需时间20÷(2.5-1.5)=20(秒).
       
          (2)以后每次C追上B所需时间: 60÷(2.5-1.5)=60(秒).
       
          (3)C追上B所需的秒数依次为:    20,80,140,200,….
       
          (4)A第一次追上C所需时间:20÷(5-2.5)=8(秒).
       
          (5)以后A每次追上C所需时间:60÷(5--2.5)=24(秒)
       
          (6)A追上C所需的秒数依次为:  8,32,56,80,104….
       
          19、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如果两人同向而行,甲26分钟赶上乙;如果两人相向而行,6分钟可相遇,又已知乙每分钟行50米,求A、B两地的距离。
       
          解: 先画图如下:
          
       

105212_4bf0af5cccdeb05.jpg

105212_4bf0af5cccdeb05.jpg

       
          【方法一】 若设甲、乙二人相遇地点为C,甲追及乙的地点为D,则由题意可知甲从A到C用6分钟.而从A到D则用26分钟,因此,甲走C到D之间的路程时,所用时间应为:(26-6)=20(分)。
       
          同时,由上图可知,C、D间的路程等于BC加BD.即等于乙在6分钟内所走的路程与在26分钟内所走的路程之和,为50×(26+6)=1600(米).所以,甲的速度为1600÷20=80(米/分),由此可求出A、B间的距离。
       
          50×(26+6)÷(26-6)=50×32÷20=80(米/分)
       
          (80+50)×6=130×6=780(米)
       
          答:A、B间的距离为780米。
       
          【方法二】设甲的速度是x米/分钟
       
          那么有(x-50)×26=(x+50)×6
       
          解得x=80
       
          所以两地距离为(80+50)×6=780米
       
          20.甲、乙两人同时从山脚开始爬山,到达山顶后就立即下山,他们两人的下山速度都是各自上山速度的1.5倍,而且甲比乙速度快,两人出发后1小时,甲与乙在离山顶600米处相遇,当乙到达山顶时,甲恰好下到半山腰。那么甲回到出发点共用多少小时?
       
          解析:由甲、乙两人下山的速度是上山的1.5倍,有:
       
          ⑴甲、乙相遇时,甲下山600米路程所需时间,相当于甲上山走600÷1.5=400米的时间。所以甲、乙以上山的速度走一小时,甲比乙多走600+400=1000米。
          

105212_4bf0af5c54c3705.jpg

105212_4bf0af5c54c3705.jpg

       
          根据⑴的结论,甲以上山的速度走1小时的路程比山坡长度多400,所以山坡长3600米。
       
          1小时后,甲已下坡600米,还有3600-600=3000米。所以,甲再用3000÷6000=0.5小时。
       
          总上所述,甲一共用了1+0.5=1.5小时。
       
          评注:   本题关键在转化,把下山的距离再转化为上山的距离,这种转化是在保证时间相等的情况下。通过转化,可以理清思路。但是也要分清哪些距离是上山走的,哪些是下山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1 09:24 , Processed in 0.069284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