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回复: 0

[数学下册]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克和千克的认识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5: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
  设计思路: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重量概念,在教学时 ,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通过猜、掂、比、称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千克=1000克。并让学生在估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结果,在课前调查与课后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教具准备:
  1.一架天平;2、电脑,多媒体课件;3、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台盘秤,6个2分硬币,一些苹果,一些鸡蛋,2袋盐,6个乒乓球,100克、300克的大米各一袋。
  教学过程:
  一、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1.教师拿一包糖和一包盐,让学生肉眼观察并判断哪个重。
  2.让学生亲自动手掂一掂判断哪个重。
  3.启发学生说出要知道糖和盐的准确重量有两种办法:一是用秤称,二是看包装袋上净含量。
  4.让学生汇报课前调查多种物品净含量情况。
  5.揭示并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认识秤: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
  3.介绍盘秤的使用办法。
  4.让学生称出一个苹果和一本数学课本的重量,初步学会认秤。
  三、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苹果和1千克的盐。
  2.提出问题,使学生知道因为苹果的大小不一样,因此每组称得的1千克的苹果的个数也不一样,而1千克的盐都是2袋的道理。
  3.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4.让学生互抱对方感受比1千克重的重量。
  四、建立“克”的概念。
  1.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比较轻的物品(比如豆子)用盘秤称不出来,引出天平。
  2.课件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生活中用天平称的物品。
  3.教师拿天平演示称2分硬币的方法。
  4.让学生每人把一个2分硬币掂一掂,并在小组内谈感受。
  5.让学生通过掂、比、称, 感受100克、300克、500克、1000克的重量,为后面的巩固练习提供丰富的表象。
  五、“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1.谈话得出1千克=1000克。
  2.播放课件,巩固练习,强化学生对“千克”和“克”的理解。
  六、课堂练习。
  1.我会连。(西瓜、方便面、 驼鸟蛋、2分硬币的重量)
  2.我会判断。
  3.找错误。
  七、游戏:
  1.老师发给每组一样物品,让他们在组内先估测该物品重量,再统一意见,然后实际称量,最后修正自己估测与实测的误差。
  2.老师总结估测的方法是要找一个参照物。
  八、布置作业,延深课外。
  1.让学生称出1千克鸡蛋。
  2.让学生提出问题:1000克鸡蛋大约多少个,500克(1斤)鸡蛋大约多少个。
  3.布置课后实践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16:23 , Processed in 0.08977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