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回复: 0

[数学下册]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线段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5: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2、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情绪,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
  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教学过程:
  一、           认识线段
  1、  谈话引入:
  刚才田老师和大家一起玩了什么游戏,开心吗?你们知道吗,这条好看的毛线不但好玩,还隐藏着数学知识呢!想不想研究它?(引起学生兴趣。)
  2、 操作观察,并小结:
  a、请小朋友拿出这条毛线,往桌上一放,你看到这条毛线形状是怎样的?(让学生感知放松的线是弯的。
  b、大家把这条毛线拉紧。和原来比,它的形状有了什么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拉紧的线形状变直。板书:直的)
  c、为什么它会变成直的?(把它拉紧了。)对,我们掐住了线的两端,把它拉紧了。(感知线头的两端。)
  d、生演示,师说明:
  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是线段。(板书:线段,领读两遍。)
  我们手掐住的线的两端就是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齐读端点两遍。)
  (3)体验感知,认识线段:好,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a、请坐在左边的小朋友拉紧毛线,坐在右边的小朋友用手摸一摸这条线段从哪儿到哪儿?指一指它的两个端点在哪儿?
  b、好,交换!请坐在右边的小朋友拉紧毛线,坐在左边的小朋友用手摸一摸这条线段。它的两个端点呢?
  c、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线段是什么样儿的吗?
  (4)那,表示线段的图形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看老师画一画。(师画线段。)
  (5)寻找身边的线段。
  ①你知道吗?在生活中处处有线段。引导学生观察直尺、黑板、课本的每条边,动手摸一摸每条边和端点,使学生知道这些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②下面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看谁先找到!(可动手摸一摸)
  ③小结:为什么这些物体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你记住线段的样子了吗?你能告诉大家吗?好,下面老师就考考你。
  2、练习:
  (1)47页想想做做第一题,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 (理由呢?)与所处的方向位置无关。
  (2)看来大家真的记住了线段的特点,那你能数出图形中的线段吗?
  47页想想做做第三题,下面的图形各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填在()里。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二、尝试创造,学画线段
  1、尝试画:小朋友数线条数得又对又快,说明线段已经成了大家的好朋友。你能把这位好    朋友的样子画下来吗? 自己试一试,画一条线段,千万别画走了样。
  2、交流画法。肯定不同画法,喜欢怎样画就怎样画,只要别走了样。(直的线。)
  3、创造画:除了用尺可以画线段,请小朋友想一想还能用其他的工具画线段吗?(提示:能利用你手边的一些物体吗?)请你用最喜欢的工具再画出一条线段,看谁画得又好又快!(巡视时要指出有的不行。)
  三、由浅入深,巩固新知
  1、听说小朋友们会画线段了,豌豆先生急着要考考大家。
  (1)47页想想做做第五题,下面有三个点,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画好后看一看,是什么图形?
  引导:每两点其实就是线段的两个端点,所以画线段两头不能超过端点。
  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三个点,画了三条线段。
  (2)47页想想做做第六题。给你四个点,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几条呢?四人一小组,先猜一猜交流一下,再画一画验证一下。
  2、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喜欢折纸吗?下面我们要玩的这个折纸游戏可是要动脑筋的,想试试吗?(47页第四题。)
  请小朋友拿出长方形纸,照老师的样子折一折,再打开。(摸。)折痕就是一条线段。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的折痕吗?你能折出最长的一条吗?你还能折出比原来这条线段短的折痕吗?(每次折好后摸一摸。)
  感知线段有长有短。
  四、总结全课。。
  好了,有趣的折纸游戏到此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6 00:16 , Processed in 0.08434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