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回复: 0

[数学下册]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分桃子》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5: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题说明:
  本单元的基础是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已经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然后进行教学。本单元的标题为“分一分与除法”,体现了动手操作与概念思考对于除法意义的重要性。开展“分一分”活动,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体会除法意义。因此,在教学“分桃子”这节课时,我准备充分利用教科书所提供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动手操作(如:分一分、摆一摆、填一填、圈一圈、画一画等),逐步体会什么是“同样多”、“一样多”、“平均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练习,体验平均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当中实际性的问题,从而加深印象。
  课时说明:1课时
  学生情况分析:
  本案例适合于二年级学生,由于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如:动手、动口、动脑),这样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但是,二年级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目的性不够明确,易兴奋,这就需要教师作出正确的引导与评价。
  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情感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经历与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难点:初步体会有余数的“平均分”
  三、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小圆片  小棒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师导入语,创设故事情境
  同学们,你们瞧,小熊家打扮的这么漂亮要干什么,知道吗?(学生猜一猜)。哦,原来,今天是小熊要过十岁生日了。他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准备开一个生日Party。你们瞧:前面走来了两只小猴、四只小猫、三只小狗。小熊非常热情,拿出了动物们最爱吃的食物来招待:有8个桃子、12条小鱼、18根骨头。可是你们瞧,小熊正皱着眉头,手抓头皮。咦,这是怎么回事?哦,原来小熊正在为该怎么分食物烦恼?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熊分食物吗?(能)
  2、揭示课题:分一分   (板书:分一分)
  那么,我们一起帮助小熊来分一分食物吧!
  (1)、指名说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分?
  (生答:把桃分给小猴,鱼分给小猫们,骨头分给小狗们)
  (2)、那么小猴、小猫、小狗之间又应该怎么分配呢?
  设计意图: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好新、好动的思维特点,创设故事性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让生动的故事情境去吸引学生,唤起学习兴趣。
  二、实际操作,体会平均分
  1、小熊听取了同学们的建议,拿出8个桃子招待两只猴子,请你们帮他分一分。用8个小圆片代替桃子。(四人小组讨论分法并在全班汇报,说出各种分法)
  (1)、 出示分得的结果:
  8           8         8          8
  1    7     2    6    3     5     4    4
  8          8            8
  5     3    6     2     7     1
  (2)、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能使两只猴子都满意?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答体会“同样多”、“一样多”。同时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应该平等对待和尊重每一位客人,进行人文教育。
  2、现在,小熊手上有12条鱼,请你帮他分给4只小猫,要求每只小猫分到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    )条。
  (同桌合作、全班反馈交流、由学生判断正误并说出理由)
  4、师生小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就说是“平均分”。
  5、判断:是否平均分,错得在〇打“╳”,并说说为什么?
  (1)、
  (2)、
  (3)、
  5、小狗在旁边等不急了,“汪汪汪汪”叫了起来,小熊该来给我分食物了。小熊急忙拿出18根骨头,请同学们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分到(   )根。(四人小组用摆小棒摆一摆)
  (投影出示学生分得结果,集体交流评讲)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在课堂中创设操作性情境,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练习,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演示,获得学习成效。(我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形象地感知“平均分”,再由教师小结,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最后,由学生判断是否“平均分” 进行练习反馈。这样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动手操作“平均分”活动的设计,即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最后,通过四人小组讨论、操作,同桌合作等形式的交流方式,初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三、结合生活,练一练
  1、投影出示14支铅笔,2个文具盒,连一连平均每盒放几支?
  2、实物出示20个圆圈,每5个圆圈拼成一个奥运会图标,可以拼几个?请摆一摆
  3、有12根筷子,有(   )双。用小棒摆一摆
  4、有9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到(   )个,还剩(   )个。(用线连一连)这个气球还能给其中的一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内容作为练习题目,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过程。教学时,我让学生连一连、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形式,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培养数学能力。
  四、跳一跳,摘果子
  智慧老爷爷、小淘气和机灵狗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很想和同学们交朋友,不过他们要同学闯过其中的一关,请看题目
  1、小熊家来了这么多客人,请问16根筷子,每位一双够吗?为什么?你能帮小熊的忙吗?请用小棒代替分一分
  2、春天到了,同学们出去春游,有25人要去划船,每条船限坐6人,要租几条船?请用小圆片摆一摆
  3、16只蜜蜂在采蜜,飞走了一半,还剩(     )只。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设计意图:跳一跳,摘果子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题,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培养向难题挑战的信心。
  五、总结:
  1、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2、这节课中,你觉得自己表现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
  3、在学习过程中,你碰到过困难吗?你是如何对待的?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不仅是教师对一堂课教学的整理,还应该是对学生知识的梳理,对学生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明白学到了什么知识,明确自己表现最出色的地方和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23:24 , Processed in 0.06549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