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回复: 0

[数学下册] 一年级数学教案——找规律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5: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判断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数学活动中学会找图形的规律,学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教学难点:能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发现的规律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各种颜色不同的图形、各种磁片
  教学过程:
  一、玩中导入,确定目标。
  师: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共同上数学课。今天陈老师想带同学们去数学乐园里玩一玩,你们愿意吗?(出示数学乐园)
  师:数学乐园到了,为什么大门是关着的呢?原来需要找到密码才能进入数学乐园,如果你接对了老师的下一个动作,大门就会自动打开,请你仔细看,认真听。
  师:就像刚才同学们所发现那样,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不断重复出现的动作或声音就是一种规律,这节课,我们就要运用数学的眼光去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板书课题,引出学习目标)
  二、发现规律,实现目标。
  1、观察主题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然后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认识规律。
  师:谁能说说彩旗是怎么排列的?为了使你们的语言更加准确,请同学们学着跟老师这样说:
  贴上句式:我发现这些()是按照()的规律排列的,所以()的后面是()。
  师:谁能像刚才那样再来说一说彩花和彩灯的排列规律。
  3、总结发现规律。
  4、课间休息。
  课件播放课间休息音乐,学生活动。
  师:从刚才的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哪些是有规律的?
  三、应用规律,检测目标。
  1、猜一猜。
  (课件出示各种练习题,学生从学具中找出正确答案举起来,并说说理由。)
  2、摆一摆。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数学乐园的大门是光秃秃的,请你们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同桌合作,为大门设计出有规律的花边,赶快行动吧!
  四、回归生活,总结目标。
  师:其实,规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谁能把你在生活中发现的有规律的事物或现象告诉给同学们呢?
  (学生汇报以后,师生共同欣赏有规律的图片。)
  师:同学们,经过了这一堂课的学习,你能告诉老师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课外延伸,拓展目标。
  师:让我们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做一个小小设计师(课件出示设计要求:请同学们利用不同颜色的珠子,按照一定的规律穿一串手链)。
  王飞云2006.6.13
  对“找规律”这节课,我校也有老师执教过研究课,有一问题想向您请教.
  请问学生在描述所发现的规律是以下几种说法哪种比较严谨合理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1.XX是按照红黄红黄红黄这样的规律排列的.
  2.XX是按照红黄的规律排列的.
  3.XX是按照红黄红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排列的.
  4.XX是以红黄为一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
  其次,有必要让学生用统一的句式来描述规律吗?这是否促进了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这与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相符的,还是相违背的?即语言该由学生自己组织,还是由教师出示句式引导组织?
  谢谢您能指教.
  春苗:2006.6.13
  您的疑惑也是大家的疑惑,有的人认为有必要,有的人认为没有必要。我坚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否则千篇一律反倒束缚了孩子们的思维。如果学生归纳时有问题,可以让同学之间互相补充。
  王飞云:2006.6.13
  有同感.我个人认为教师可在学生第一次回答后,自己用比较简洁且规范的方式来描述一遍规律即可,学生可根据老师的回答来模仿,但对于以上几种说法哪种更简洁且规范呢?您能再指教指教吗?
  春苗:2006.6.13
  其实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讲,“依次”这样的词还没有接触,即使规范他们也不可能理解、应用。我想:只要孩子们能用自己的想法描述出来就可以了。但我不赞成用2组以上“红、黄|”的方法描述。最多说到红黄、红黄就可以了。听课时有个环节是学生利用学具设计大门花边,设计完后说出规律,有的学生把自己设计的门边统统念了一遍,我感觉没必要。
  王飞云:2006.6.13
  谢谢春苗老师的指点,我从未教过课标教材,现仍在使用实验教材,因此对新教材的设计理念与标高都把握得不是很准.希望有机会能早日接触到课标教材.
  春苗:2006.6.13
  以前,我一直使用人教版教材,上学期才开始接触北师大版教材。两套教材的编写模式和理念差异很大,需要逐步的学习和摸索。
  邻都风铃2006.6.14
  看到两位对于“规律”如何用语言描述的探讨,受益颇大。谢谢!
  网络研讨意见:
  1、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横向知识要求不高,生活素材很多。
  2、学生很容易掌握AB形式的规律。本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情景对本节不是最主要的,学生对找规律是很感兴趣的。
  4、本节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规律。---发现什么样的规律?规律下再找第几个是什么?即:创造规律。
  5、排列是有规律的。
  6、人教版教材很重视学生的纵向思维,后面的联系层次很全面。联系安排就可以看出编写意图。
  7、后面的做一做:实际是给学生创造规律的机会。(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涂上有规律的颜色),学生每班至少有三种方法。可见学生会创造规律。
  8、只限制在主题图的颜色上,未免太浅显了。
  9、至少会设计AB形的规律。
  10、我们给学生的是什么?可以引申、可以创意、体现学生自己的个性的设计。
  对《“找规律”教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评析
  一、教学目标表述存在问题
  陈老师将教学目标表述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判断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存在问题:
  1、“使学生”“培养学生”只把教师作为主体,在教师的心中学生不是主体。
  2、“初步认识”,对目标的定位模糊,不具体明确。“培养”“激发”,不是“学”的目标,而是“教”的目标,且无法观察、检测。
  3、目标定位不全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似有实无。
  二、教学设计的存在问题
  1、“数学乐园”的设计,只为了引出教学内容,与本节课有关系,但不符合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要求: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为学生提供探讨的真实情境。换句话说,就是之后的教学应是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并从中学到新知;“不断重复出现的动作或声音”,不具有此作用。
  2、“请同学们学着跟老师这样说:我发现这些()是按照()的规律排列的,所以()的后面是()”放在先,不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发现规律,应放在学生充分说发现的规律之后;也可不要。因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发现即可。这样的预设,压制了课堂生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0-6 02:23 , Processed in 0.07748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