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回复: 0

[数学下册]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不进位)”教案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5: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发展其问题意识。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
  小松鼠和小白兔要坐车去农村的果园,它们来到公交公司,看到公交公司有三种车(课件呈现大客车、中巴车和小轿车)。
  认真观察一下,这三种车各有多少个座位?
  2.提出问题
  根据观察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结合学生回答,依次呈现:
  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座?
  大客车和中巴车一共有多少座?
  大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座?
  大客车、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座?
  这些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评析: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从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提出数学问题,发展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同时也激起了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  解决问题
  1.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座?
  让学生独立解决,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2.大客车和中巴车一共有多少座?
  让学生试着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班内交流自己是如何计算45+30的。
  教师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逐一板书:
  (1)用小棒摆;
  (2)用算珠拨;
  (3)把45分成40和5,40+30=70 70+5=75……
  比较讨论:这几种算法都是把哪部分先合起来。
  共同概括算法:40+30=70  70+5=75
  (评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等方式,形成了班内算法的多样化,再通过对算法的比较,使学生明确“把哪部分先合起来?”从而提取出几种算法的核心成分,共同概括出两位数加整十数的一般思路,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建构。)
  3.大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座?
  让学生试着独立解决,小组内交流算法。
  班内交流,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1)用小棒摆;
  (2)用算珠拨;
  (3)5+3=8  40+8=48
  组织讨论:这几种算法都是先把哪部分先合起来?
  班内交流后共同概括:5+3=8  40+8=48
  4.组织比较
  计算45+30和45+3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大客车、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座?
  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
  (评析:通过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使学生意识到探索算法的必要性,增强其探索的主动意识。然后结合具体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观察比较等,逐步引导,帮助学生共同概括一般思路,最后通过对45+30和45+3的算法比较,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算法的有效建构。)
  三、练习巩固  拓展延伸
  1.坐客车
  小松鼠决定坐大客车,小白兔决定坐中巴车一起去果园,可司机叔叔说了只有算对车门上的算式才能上车,你能把他们送上车吗?
  课件呈现两辆车及车门上的两组算式
  26+20    50+34
  26+2     5+34
  友情提示:先用算珠拨一拨,再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才把两个小动物送上车。
  2.猜站台
  两个小动物的车停靠在两个公交站台,这两个站台是几号站台呢?答案就在站台上的算式里,你能算出来吗?
  站台一    站台二
  35+60     54+4
  60+35     4+54
  比较每个站台中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3.摘桃子
  到了果园,两个小动物来到一棵桃树下,(课件出现桃树及一些有着算式的桃子),那些写着算式的桃子都已经熟了,两个小动物想和大家比一比看谁摘的桃子多,你们敢吗?
  让学生计算桃子上的算式:
  59+20    43+6    6+31    70+18
  34+50    28+30   3+62    40+47
  学生计算好后,相互交流,互相评价。
  提出问题:你从树上摘下多少个桃子?还有多少个没摘?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评析:练习设计生动有趣,充分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投入到应用情境,而且练习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提出问题,“找站台”  中让学生通过计算看看发现什么,摘桃子后让学生思考提出什么问题等,不仅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提升了学生的计算热情,促进了他们计算策略的形成,提高了他们的计算素养和能力。)
  总评:
  本节课结合儿童的生活经历和知识体验,对教材进行了合理的开发,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本节课以“小动物上果园”为故事情节,串联起整个学习过程,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激发了他们参与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欲望,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2.开放空间,注重问题意识的养成
  本节课注重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注重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让学生结合具体计算中进行探讨交流,让学生亲历了“数学化”的过程,促进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索交流,促进算法的自主建构
  首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计算的必要性,激起他们主动探求算法的欲望。其次是放手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尝试计算、充分交流等,从而形成了班内算法多样的局面,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这些算法进行抽象概括,提取出一般思路,帮助学生建构算法。再次是组织45+30和45+3的算法比较,求“同”求“异”充分交流,这样逐步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感悟,不断提升其计算策略,发展了他们的计算素养,实现了算法有意义的自主建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4 20:43 , Processed in 0.07227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