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回复: 0

[数学下册]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乘法交换律积乘法结合律的巩固练习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5: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具准备:把下面复习运算定律用的复习题写在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所学过的运算定律
  1.教师出示复习题: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出适当的数。
  1.26×305=305×
  2.(246×8)×125=246×(8×      )
  3.214+678=678+
  4.225+(75+437)=(225+75)+
  先让学生看清题目,再提问:
  “第一小题,横线上应该填什么数?根据什么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说,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什么不变?”
  “第二小题呢?”
  “乘法结合律说,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还可以怎样乘,它们的积不变?”
  “第三小题,横线上应该填什么数?根据什么运算定律?”
  “第四小题呢?”
  “乘法和加法都有交换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讨论以后,教师指出:乘法交换律和加法交换律都是交换了要计算的两个数的位置,交换前和交换后计算的结果都不变。只是加法交换律交换的是两个加数,交换前与交换后两个数的和相等;乘法交换律交换的是两个因数,交换前与交换后两个数的积相等。
  “如果用a、b代表两个数,怎样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学生加答后教师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和加法都有结合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办?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乘法结合律和加法结合律都是说的三个数的运算规律;乘法结合律是先把第一个数、第二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第二个数、第三个数相乘,再同策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加法结合律是先把第一个数、第二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第二个数、第三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如果用a、b、c代表三个数,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学生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结合律:(a×b)×c=a×(b×c)
  二、做练习十三的第13-16题。
  1.第13题,是要求学生按照运算定律来判断哪些算式是正确的。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下,然后再集体讨论哪些是正确的,还要说一说为什么。其中第2、3小题符合加法交换律,第4小题符合乘法交换律都是正确的;第6小题因为交换的是两个因数是正确的。第1小题和第5小题,虽然等号两边算出的结果相等,但不符合运算定律。
  2.第14题,先让学生自己看题,独立思考,再集体讨论。这一道题中的第1、3、4小题都是正确的,第1和策4小题都符合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3小题符合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2小题是不对的,这一题先计算的是1×6和4×9然后才能把两个乘积加起来,如果把6和4交换,它既不符合加法交换律,也不符合乘法交换律,所以这个算式是不正确的。
  3.第1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集体核对,核对时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比较一下怎样做更简便。
  4.第16题,先让一名学生读题,提问:
  “这道题有什么要求?”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明确指出:这造题在填表时,都要把每组的数和第一组的数比较一下,再着一看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然后让学生做在自己的书上。
  四、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17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16:23 , Processed in 0.059749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