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 字与画教案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2: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的关系。
  2.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认识图标“小话筒”。
  4.练习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图卡、字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明啊!
  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
  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小组合作。
  三、看图猜字练习
  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1.出示图卡:
  2.学生猜字。
  3.猜中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四、学习“日”和“土”
  1.出示图卡:
  2.启发: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从什么地方钻出来?
  3.读字。
  4.学生讨论对比图与字的想象之处。
  五、课中休息——找朋友
  8人举图片,8人拿字卡,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六、学认图标,口头组词
  1.出示小话筒,讲要求,教儿歌。
  小话筒,嘴边放,比比谁的声音最洪亮。
  2.练习口头组词。
  发“一字开花”卡,学生练习组词。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哪些词语中有这些字,发现一个记住一个,增加一个花瓣,比比谁的花瓣多。
  附:板书设计
  山水
  月火田石
  日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认9-15个汉字,继续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2.继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学认图标“小铅笔”“小天平”。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9个汉字,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字卡、图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图学习了8个生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
  二、出示生字,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9个生字,下面老师贴出字卡,请同学们看到认识的字就轻轻地点一下头,看到不认识的字就轻轻地摇一下头。
  老师贴字卡
  三、学习第一组生字“禾竹鸟”
  1.出示相应的图片,学生据图猜字并说理由
  2.讲解“禾苗”的意思禾苗就是庄稼的幼苗,古人用一棵庄稼的样子来表示“禾苗”的“禾”字,多么形象!
  3.比较图与字的相似之处,小组合作。
  4.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
  5.读生字。
  四、学习第二组“目马鱼”
  小组合作学习:
  1.看图说字音讨论:眼睛图旁边为什么是个“目”字。
  2.比较字与图,说相似之处。
  3.读生字。
  五、第三组“人”“口”“木”由学生自己学习
  课中休息-----找朋友
  六、游戏
  看谁反映快。
  要求:老师任意指一幅图,学生要迅速举出相应的字卡并大声读出来。
  七、口头组词
  一字开花——人
  八、完成练习
  1.认识图标“小铅笔”。
  2.读要求。
  3.教儿歌。
  小铅笔,已出现,让我描写和连线。
  4.观察6幅图和6个字,哪幅图和哪个字应该连在一起?说理由。
  5.指导用尺子连线。
  6.认识图标“小天平”。
  7.读要求。
  8.教儿歌。
  小天平,左右称,字音字形分得清。
  比较“日”和“目”“月”和“日”借助图片进行区分。
  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字与画”一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汉字,借助图学汉字是一种识字方法,大家可以和家长一起搜集这样的汉字,你会发现汉字真的很有趣。
  附:板书设计
  禾竹鸟
  目马鱼
  人口木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字与画结合起来,利用图记字,利用字理解图,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既动口又动手,调动了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的特点很好地体现出来。教学中从故事入手,注意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中休息的安排从形式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内容上突出了本课重、难点,既让学生得到了休息,又在游戏中巩固了所学知识。一字开花的练习则又一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本走向生活,符合《课标》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设计点评
  一、挖掘教材特点,找准切入点。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通过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象形字,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从而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从图入手是本课的切入点。
  二、充分了解学生,调动兴奋点。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课标》要求我们,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备课时把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吸引孩子的注意,同时将儿歌、故事引入课堂,让孩子们学得生动有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9 05:43 , Processed in 0.07020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