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8|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三年级片段教案——《三顾茅庐》巧记“拨”与“拔”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三顾茅庐》,读到“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这一句时,全班将近一半的学生把“拨”读成了“拔”,看来学生对“拨”与“拔”严重混淆不清。我随即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拨”与“拔”,引导学生进行了比较:
  师:同学们,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比如“拨”与“拔”就是一对同胞兄弟,你看它们长得像不像;
  生:(齐)像。
  师:那你们看得出谁是哥哥吗?
  生:(先一愣,然后豁然开朗,争先恐后地说)拨!
  师:为什么?
  生:因为“拨”比“拔”多一短竖。
  师:(启发学生想象)你觉得这一短竖代表哥哥的什么呢?
  生:代表哥哥比弟弟多吃一碗饭。
  生:代表哥哥比弟弟长得高一截。
  生:代表哥哥比弟弟的力气大一点。
  师:是呀,如果弟弟要用力“拔”,那哥哥只需要轻轻用手一“拨”就行了。(生大笑)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刚才那句话,看看文中请来的是“哥哥”还是“弟弟”。(生齐读,再没有人读错。)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以上教学片断巧妙地利用了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及已有的生活知识,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辨别了“拨”与“拔”,增强了识记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8 02:12 , Processed in 0.04052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