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0|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三年级片段教案——《拔苗助长》教学案例:“笨农夫”引出“巧学生”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例:三年级《揠苗助长》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有,我很好奇,以前真有这么个笨农夫吗?
  ??师:你们认为呢?
  ??生1:我认为没有。你们看,图上那个农那么老了,难道他以前没种过禾苗吗?怎么会到这把年纪才来做这种蠢事!我想,这则寓言只是作者为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而捏造出来的。
  ??生2:我认为是有的。因为以前科学不发达,农夫没多少种田的知识,他不懂得损伤禾苗的根就不能存活的道理也是有可能的。
  ??生3:对,可能他以前没这么做过,而这次想要快点收成,就尝试了这种方法。
  ??生4:我也认为是有的,因为老师经常说,写作文要从生活中选材,这篇文章这么有趣,一定是真的。
  ??生5:我反对,谁说有趣的文章就一定是真实的。很多好文章都是作者想象创作的,这则寓言一定也是。
  ??师(微笑):同学们都有各自的见解,这很好,至于这则寓言,由于它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我们很难印证它是真是假。但我们  可以确定的是,作者之所以写这则寓言,就是想让我们懂得一个道理。那么,是个什么道理呢?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一下。
  评析:
  ??课改下,“交往,互动,发展”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得他们的创新,独特的见解展现得淋漓尽致。就像上例,学生在分析“农夫”笨的交往互动中,开发了自己的思维,无形中引出自己潜在的“智”,达到了促进发展,张扬个性的目的。因而,课堂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给学生创造一片发展个性的天空,对于学生提出的出乎意料的问题,不能以搪塞的语言敷衍他们,否则便会扼杀了他们思维的火花,而应让他们畅所欲言,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再联系课文重点,用巧妙的语言将他们引回“正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7 20:32 , Processed in 0.06406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