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三年级片段教案——《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之一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小镇的早晨》,镇——请读准翘舌音、前鼻音(学生跟读,正音)
  师:小镇,去过吗?(学生摇头)是的,老师也没去过。可是我想那地方就像插图上画的那样。小小的,农民们上这儿来买东西、卖东西的地方。大家看课文中的插图。
  (设计意图:
  对于比较难解释的、与孩子的生活并不接近的词语,教师充分运用教材上的插图进行处理,很好。如果按字典上的概念化的词条来解释词语,将会让学生更加不明白。)
  师:同学们听老师读第一段,听完了说说小镇是怎么醒来的。
  (教师声情并茂地背诵第一段课文,加上必要的手势,并按要求处理重音)
  “城市的早晨,是汽车短促的喇叭声惊醒的;蚕乡小镇,四周河道纵横,它的早晨是木船悠闲的摇橹声唤醒的。”
  怎么醒来的?
  生:是木船的摇橹声惊醒的!
  师:听下来,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什么叫“橹”?
  “摇橹声”是怎么样的?
  小镇的早晨怎么是摇橹声唤醒的?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有谁能帮助他们?
  生:我知道。橹大概就是桨,摇橹声怎么样我不知道,我没听到过。
  生:小镇旁边河道纵横,就有许多船,所以它的早晨是摇橹声唤醒的。
  师:说得真好!摇橹声大概“吱呀、吱呀”这么慢慢地叫:
  “醒来啦!起床啦!”(教师形象地慢慢地叫着,同学们都笑了。)
  (设计意图:
  摇橹声对城市孩子来说是陌生的,教师形象地拟声又联系“唤醒”,让孩子进入作者描写的情景,并为小镇早晨的恬静作一铺垫。)
  师:请同学们读读第一段的后半句话,把小镇是怎么醒来的轻轻地告诉大家。(孩子们有表情地读)那么,前半句好像没什么用,我们把它去掉,行吗?
  生:那不行的,好像是对比。
  师:哪儿是对比呀?你能读读第一段,告诉大家吗?
  生:短促的喇叭声和悠闲的摇橹声是对比。
  生:惊醒和唤醒是对比。
  师:说得好极了,惊醒是一下子被吓醒了,唤醒呢,是轻轻地被叫醒的。
  这么一对比呀,更让我们感觉到小镇的早晨是——(学生自然地接上来说“是恬静的”)
  (设计意图:
  这个教学环节完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孩子体会对比的作用。不是简单地灌输一种修辞方法,而是让孩子真正体味到小镇早晨的恬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7 02:04 , Processed in 0.05824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