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8|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三年级片段教案——《埃及的金字塔》莫让“对话”变“对答”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师:金字塔在哪国的首都?
  生:在埃及的首都。
  师:金字塔怎么样?
  生: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
  师:它是谁的坟墓?
  生: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
  师:为什么称为金字塔?
  生:因为它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它提倡的对话包含着两层意思:(一)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过程;(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这是西方的解释学、文学批评理论在教学领域的借用。
  “对话”这一带有隐喻性的形象说法的实质是指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理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指阅读过程中,师生脑海中固有的知识、经历、观念、信息与文本的碰撞,是师生对文本的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它应是一种思想境界的升华,一种情感上的交流和美好生命的共享。具有生成新思维、新思想的特质,可上面的教学是标准所提倡的“对话”吗?“对话”就是把课文中的话语变成这种简单的一问一答吗?
  对话的质量必须提高,或者开阔见闻,或者增强技能,或者提高认识,或者升华精神。比如本环节可设置“埃及法老胡夫,我要对你说”、“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表现在哪些方面”、“金字塔的建造表现了古代埃及劳动人民怎样的智慧”等问题。其次,可让学生换位思考,让学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言说,这样便于学生反观自己,升华自己。比如“假如你是当初建造金字塔的一个体力劳动者,你会有什么想法”、“假如你是当初金字塔的设计者,你会怎么想”等等。这样的话题都较有深度,也能使学生有话可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6 21:06 , Processed in 0.05614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