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3|回复: 0

[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一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设计理念】
  着力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从而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习含有反义的叠词。乐于探究,能发现词语的结构规律。
  2.在比较辨别中学习新字,复习旧字。能独立识字,区分形近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阅读现代诗《一个石头小姑娘》。
  4.通过口语交际,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5.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课外学习心得,能向大家展示跟伙伴合作办的墙报、以及其他有关记录“六一”活动的内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词语,自己发现。体会词语朗读时的节奏。
  2.词语减肥,交流发现。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给词语减肥后,发现新词:大小深浅高低长短粗细多少(都是反义词)
  3.全班交流,归纳发现。全班交流后归纳:这些词语不仅重叠形式相同,而且都是由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的。
  4.照样子说词语。
  大大小小(大小)多多少少()
  深深浅浅()高高低低()
  长长短短()粗粗细细()
  5.展示智慧新发现,拓展练习。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这样的反义词?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教师相机板书)如: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进进出出、里里外外、走走停停……
  6.读一读书中和刚刚积累的词语。
  7.选择5个词语补充在书上。
  8.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说反义词。
  [设计意图]
  这是一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组词规律的练习,本环节的设计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两组词,虽一字之差,但词性和词意却大不相同。教学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现在,我们到字词游戏宫去看看吧!
  (2)小组内互相合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3)小组汇报
  ①表示蔬菜一类的词:萝、茄、菇(与蔬菜有关)
  ②表示煮的意思的词:炖、烧、烤(与“火”有关,都含有“煮”之意。)
  ③表示有动手意思的词:扒、扛、拣(与“扌”有关,都含有动手干活之意。)
  ④表示有动脚的意思的词:跺、踢、跳(与“?”有关,都含有动脚的意思。)
  (4)、想想说说
  ①再说几个表示蔬菜一类的词:──────—(与蔬菜有关)
  ②再说几个表示“煮”意思的词:────—(与“火”有关。)
  ③再说几个表示有动手意思的词:────—(与“扌”有关。)
  ④再说几个表示有动脚的意思的词:────—(与“?”有关。)
  2.我会填。
  ①审题。说说题意。
  ②说说每组词有什么不同点。
  ③同桌互相交流、小组内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④全班交流。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鼓励大家发表不同意见。
  ⑤选择自己喜欢的短语说一句或几句话,教师鼓励创新。
  ⑥拓展练习,创设情景说话:如
  风光秀丽的黄山──────;川流不息的汽车──────
  ⑦独立完成作业。做好后同桌可互相检查。
  购()评()破()拾()
  沟()坪()玻()给()
  拎()甸()续()钱()
  铃()句()读()线()
  3.我会读。
  (1)自读诗歌。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3)全班交流感悟诗歌。
  (4)练习给诗配画:你觉得该画什么?
  (5)朗读诗歌。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设计意图]
  本环节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引导学生自己练习生活体验来思考、应用新知识,引导小学生自己合作交流,这正是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教学反思]
  教是为了不用教。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自己会学。当学生有了充分的空间展示自我时,就会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想像能力,就会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促进自身的悟感、想像、思维的发展,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真正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交融。
  语文终究姓“语”,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是工具性,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知识在学生大脑中的形象不能是课本的翻版,而是充满个性思辩和众人智慧的个性化知识体系,是富有生命力和创造空间的知识框架。活动的开展首先要考虑的是千方百计给学生带来认知的欢乐,让学生在听做、说唱、玩演、读写、视听等活动方式中不断将知识积累、储存。因此,本设计意在搭建一个活动平台,老师和和学生一起开动“知识快车”,教学活动中学生先将自己的收获装入“小成果袋”内,然后再有选择地“买票上车”。这样的活动,貌似无序,但却会有很多内在的规则支持着有序的运作,学生会成为真正的知识主人。《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更应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8 19:57 , Processed in 0.05321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