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1|回复: 0

[语文下册]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一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诱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人物的特点,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注意积累词句。同过程阅读感悟,引导学生领悟爱迪生聪明、多动手、善发现的特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生字,会写9个字。
  2.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4.领悟爱迪生聪明、多动手、善发现的特点。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挂图或课件。
  2.学生准备:收集爱迪生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出示爱迪生挂图。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爱迪生的生平及发明。)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题:30.爱迪生救妈妈)
  2.演示:利用课件或图片、实物等,展示爱迪生的部分发明(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等)引导学生联想这些发明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大家猜想它们的发明者是谁?引出爱迪生,自然过渡到课文内容。
  3.出示爱迪生画像
  这就是爱迪生,他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现,你知道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他小时候还想过办法救妈妈的命呢(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他是用什么办法救妈妈的吗?请赶快打开书读读课文吧,读后说说你最想对爱迪生说什么?(爱迪生真是聪明)
  [设计意图]
  由于课文介绍了一个大多学生都比较熟悉的人物,所以教师以亲情谈话为契机,抓住这个线索,引导学生观察,谈话,拉近学生与文中人物和课文内容的距离。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增加了学生的体验。这样导入,亲切自然。
  二、读文识字
  1.亲情激励:今天,我们也来学学爱迪生,看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帮助大家把生字学得又快又轻松,谁就是我们班的爱迪生。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生字要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小组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4.小组推荐识字的好办法,班级交流。
  5.大家评比班级“爱迪生”。
  6.出示生字词;
  (1)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
  (2)学生自愿选择生字,读一读,并在文中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子,读给大家听。
  7.识字游戏:开火车读字、听音抽字卡、出示偏旁组字等。组织学生巩固生字词语的掌握,重点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的汉字扩词。
  8.听拼音。出示生字卡老师读字音,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9.生字部件组字。老师给每个小组许多汉字部件,学生合作用这些部件组成学过的字。如:尸+出=屈
  10.展示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丰富了学生识字记字经验。游戏巩固识字,寓教于乐,提高了教学实效。
  11.指导朗读
  ①学生分组读课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评议。推举一名读得好的参加全班读文。
  ②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词语和长句子的读法。
  ③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组内朗读展示。
  ④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记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环节指导学生充分读书,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学生在主动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中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知识分析看如何把字写好。
  2.讲识字记忆方法。【加减法】
  谈—讠→炎(炎热)
  斤+丶→斥(斥责)
  由+氵→油(油灯)
  大+亏→夸(夸奖)
  3.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点的字。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如:“炎”字上下两部分不同。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引导欣赏:你认为哪个字写得好,就对它笑一笑,并向同桌夸夸你写的字。
  6.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发“笑脸”奖。
  [设计意图]
  本课要求写的字较少,而且书写上难度不大。因此,采取了集中指导的做法。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评议及正确书写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 17:36 , Processed in 0.059601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