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0|回复: 0

[语文下册]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与反思资料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点: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指导写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及插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2、指导朗读,读中感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自主发现、自主交流。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音,揭示课题
  同学们,红领巾广播站开始广播了,大家注意听,播音员说了些什么?(播放录音:同学们,刚才张爷爷捡到一些东西,是哪些同学丢的,请到我这儿来认领。)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失物招领(练读课题,注意读准“失”的音。)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作个记号,多读几遍。
  2、组内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才”是平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师生共同评议,练读生字。
  4、巩固字音。
  (1)、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2)、做“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和词语。
  三、自主发现,自由交流
  1、小组合作学习。
  (1)、学习任务。
  ①、给小伙伴提一个问题。
  ②、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并对小伙伴的回答给予评价。
  (2)、汇报交流。
  ①、当学生提出“失物是指什么?”时,学生自主交流,朗读第六自然段。
  ②、当学生提出“失物的主人是谁?”时,在交流过程中,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③、当学生提出“同学为什么说自己没丢东西?”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
  ④、当学生提出“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在交流、朗读的过程引导孩子练习说话: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
  (3)、朗读全文,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的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加深理解。
  2、学习生字。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在你们曾经参加过的春游、秋游等集体活动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二、复习巩固生字词
  1、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
  2、显示红色的生字,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记忆生字的字形。
  3、做“走迷宫”的游戏复习巩固生字。
  三、朗读课文
  1、小组内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四、学生写字
  1、在复习巩固生字的过程中,出示“我会写”中的字。
  2、重点指导:同,被包围部分要往上写;“专”的第三笔是竖折折;“队”的双耳旁要写得高而小。
  五、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①、出示“读读比比”中的词语,指名读。
  ②、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板书设计:
  12、失物招领
  张爷爷     学生
  捡失物   脸红 领回
  教学后记: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通过了解一群小学生认领“失物”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勉励学生保护环境的行为,使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我主要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来感悟课文内容。在识字方面,由于本课生字较多,我事先布置学生预习,找出自己认为比较困难的字,进行重点突破,还把识字、写字分散到各课时用多种形式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14 18:47 , Processed in 0.06600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