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回复: 0

[语文下册]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二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的
  细读课文,理解并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分自然段讲读。
  我们已经知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事情,当时的王维是怎样一个人呢?请读: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两句)说了什么?
  板书:王维
  (3)小结:这一自然段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讲的是唐代诗人王维15岁离家,到京城长安已有两年。
  (4)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呢?请读: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四句)
  前三句说了什么?
  板书:重阳登高
  重阳节这一天大街上很热闹,他们扶着老人,搀着孩子,你可以从那个词语看出来(扶老携幼)。
  从哪里可以看出,重阳节是个“佳节”?(大街上很热闹,人们老老小小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可以看出人们把重阳节看做是个佳节)
  这种情况使王维看了有什么感受?(第四句: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王维为什么逢到重阳节,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和第一段的第二句有联系,那句话说明王维15岁离开家,来到长安已经有两年,他年纪轻,长期离开自己的家乡,看到重阳佳节京城长安家家欢庆的情景,自然会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3)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看到了重阳节家家欢度节日的景象,更加思念亲人。点名题目。
  (4)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王维主要想念哪些亲人?具体想了哪些事?请读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五句话)
  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说了什么?
  板书:插茱萸
  教师讲述:茱萸是一种有着强烈香气的植物。古人重阳节登高,把茱萸插在头上,据说可以辟邪。这两句话是王维回忆以前重阳节和兄弟们头插茱萸登高远眺的情况。王维除了想到这一层,还想到了什么?读第三到第五句。
  什么叫“天各一方”(指各人在不同的地方)[
  过渡:王维是怎样来表达自己这种思想感情的?我们一起来看第四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说了什么?“思绪万千”是什么意思?(思绪万千就是想头很多,想法很多)这一句话同上面哪个自然段意思有密切的联系?(这一句话和第三自然段关系密切)
  下面第二句话说了什么?
  板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点名了什么?(点名了重阳节)
  “忆”是什么意思?(指思念)
  注意:“山东”指的是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不是今天的山东省。
  这个诗歌的意思是:重阳节思念家乡的兄弟们。
  (3)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板书:异乡客
  (4)看图,加深体会诗句意思。
  图画上的人是谁?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是诗人?
  点示:桌子上的纸上写的是繁体字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未写题目。
  (5)指名讲读诗句的意思。
  (我孤身一人在他乡做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就加倍思念家中的亲人。我在遥远的他乡想到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着茱萸,唯独缺少我一个人)
  (6)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写诗表达了思念亲人的感情。
  (7)齐读第四自然段。
  二、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写了唐代大诗人王维年轻时客居京城长安,在重阳节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他思念家乡亲人的无限深情。
  (2)指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
  (3)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板书:每逢佳节倍思亲
  重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异乡客客王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4 08:03 , Processed in 0.05157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