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7|回复: 0

[语文下册] 《鸟岛》教学赏析二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片断二——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1、边听教师读第三自然段,边看图片;
  2、听完课文,交流感知成果:鸟多、鸟蛋多、鸟窝多;
  3、精读课文:文章是从哪里表现这“三多”的?
  4、交流品味后指导背诵。
  [反思]:
  从宏观上来看,教师这段的教学设计得很清晰,目的也很明确:从整体感知—→精读深思—→齐读品读—→积累语言,每步的设计都紧扣文本,注重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折射出老师对语文这门学科“工具性”的理解。我本来以为:当学生概括出“三多”之后,这一段的教学就行将结束了,没想到吴老师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要学生再读文字:从哪可以看得出“三多”?边读边想边划出相关的词来。的确,我们语文课学习的不仅仅是课文的内容——知道文章写了些什么,更重要的还要学习课文的语言——作者运用语言的方法。这才显示出真正的语文味。虽然,对象只是二年级的学生,但老师大胆而又巧妙的向学生渗透这种思想,培养这种能力是很有价值的。
  从细节上来说,吴老师的一道练习题可谓是近心独运。在文中“成了鸟的世界”后面接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个句式让学生填空。教师准确的抓住了文本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悟鸟岛上鸟多的情景,既训练了句式,锻炼了语言,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句式教师没有孤立于文本而单独出示,而是将它放在文本的特定的语言环境当中,让学生融合着文本的主流价值和意蕴自由地展开想象。这既是发散,而又是限制,说到底是一种不放纵的自主,那么学生所得到的结果也将是不涣散的多元。所以这样细节的设置体现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是深刻而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8 22:51 , Processed in 0.05073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