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1|回复: 0

[语文下册] 《鸟岛》教学赏析一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片断一——教学第二自然段中
  师:鸟儿是怎样飞来的?
  生:一群一群地飞。
  师:还可以从哪些词看出来?
  生:“陆续”地飞来。
  师:“陆续”是什么意思?在我们生活中什么情况就是“陆续”的。(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陆续”)
  生:在下课时,我们不是一下子出去的,而是一个接一个出去的。这就是“陆续”。
  师:对,闭上眼睛,听教师读想象画面来飞。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闭眼,想象。之后,教师请一个小组表扬鸟儿飞的样子。(学生按先后顺序,一个接一个地排着队飞到了老师的身边。)
  教师表扬,在要求大家上位后请大家说说飞去想干什么?
  [反思]:
  一、联系生活,理解词义
  二年级作为低年级的学生,无论在认知水平,还是在词语积累上,毕竟都在低级阶段。传统的说出词义的方法,会给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带来一些难度,可能会造成“茶壶里煮饺子——有话倒不出”的尴尬局面,同时也可能会扼杀学生理解词义的创造性。吴老师没有忘记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源泉,积极地将生活注入文本,将文本引向生活,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积累,使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更加接近,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二、表演文本,加深体验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安排一个小组表演:鸟儿是怎么飞的。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设计,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是检查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的一种手法,而且还为下一个环节——说说飞去的感受作了很好的情感体验上的铺垫,一举多得。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小小的偏差:学生的表演把“陆续”的意思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但“一群一群”则没有很好的演绎出来(因为学生表演时从前到后都是一个接着一个,没有形成“两个一群,三个一伙”的场面)。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至少有两个:1、学生对“一群一群”还没有彻底的理解;2、就算学生理解了,可能也缺乏表现的技巧。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可利用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如果教师引导其余同学对表演作评价,找出表演中存在的缺憾,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共同探讨“一群一群”的表现形式,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向学生渗透了一种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8 22:52 , Processed in 0.06072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