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3|回复: 0

[语文下册] 《赵州桥》教学设计四(2)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2、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3、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
  2、课文讲了什么?分哪几个方面讲?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二段:
  (1)赵州桥为什么世界闻名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
  学生默读、勾画。
  (2)出示赵州桥图,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呢?
  A、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拱形的大桥洞。指名读。
  B、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指名读。
  C、师: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以前的桥从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了,并能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
  结合练习:用“既……又…….”造句
  教师见机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3)赵州桥还有什么特点?指名读第3段。
  A、第一句话好在哪里?
  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
  B、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
  找出写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读读。
  仿照课文写句子。
  借助图片,让学生较形象的了解赵州桥栏板上的美丽图案。
  C、师:这段话中有两个分号,表示连接的三个句子间的并列关系,并列地写出了三种龙的样子。最后一句是前几句的总的说明,这种写作手法是“先分后总”。[
  如果把最后一句调到前面去,请同学读一读是否可以?这里的写作手法是“先总后分”。
  三、结尾升华
  1、师: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建造了这样一座桥,而且这座桥建造在远离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举世闻名,课文是怎样夸它的?指名读。
  你们想夸一夸他们吗?(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赞扬了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
  2、带着这种感受自由再读课文。
  四、指导背诵
  你喜欢那一段?能试着背一背吗?
  五、课后拓展
  除了赵州桥外,你们还知道我国有哪些闻名世界的建筑?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古建筑?
  板书设计:
  19赵州桥
  世界闻名
  雄伟、坚固、美观
  智慧才干历史遗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2 01:35 , Processed in 0.05567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