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回复: 0

[语文下册]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四(3)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复习
  1.简要复述科利亚挖木匣的经过。
  2.科利亚从挖木匣中明白了什么。
  (二)深究课文,理解课文前后内客的内在联系
  1.科利亚从挖木匣中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么?”从文中哪些词语看出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在变化?
  (1)“战争开始的时候,科利亚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这是说科利亚在埋木匣时年龄还小。
  (2)“在那儿住了差不多四个年头。”这里讲埋木匣和挖木匣之间经过了四年的时间。
  (3)“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了。”这是讲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利亚长大了,步子也变大了,算术也学得多了。
  (4)“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从家门口起量了十步,动手挖起来,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科利亚两次挖木匣,第一次照原样量十步没挖到木匣,第二次改变了步数,量五步,挖到了木匣。这说明时间过去了,人长大了,步子也大了,当然只有改变步数才能挖到木匣子了。
  2.小结:我们读课文必须把文章的前后内容联系起来读,并边读边想,才能真正读懂课文。
  (三)巩固练习,总结全文
  1.学生分段读课文,并练习给各段列小标题。[
  (如: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
  2.领会课文写法。
  (1)课文主要写科利亚埋匣子,挖匣子的过程,为什么还要写妈妈埋箱子,挖箱子呢?
  (科利亚埋匣子是模仿妈妈的样子干的,写妈妈挖到箱子与科利亚挖不到匣子进行对比,从侧面说明匣子埋在地下,没有被人拿走。科利亚挖不到的原因是一时没有认识到自己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了。)
  (2)课文写小伙伴的话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用小伙伴的话衬托科利亚的毅力和决心,另一方面说明伙伴们也并没认识到事物已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了变化。)
  3.请学生画出科利亚第一次和第二次挖木匣时怎样量步子,怎样挖到木匣子的示意图。
  (四)指导朗的读课文
  (五)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
  (六)指导造句
  1.分析句子(幻灯出示句子)
  (1)科利亚把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木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
  “仍然”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如:你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补一补,这件衣服仍然可以穿。
  (2)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果然”表示事情的结果跟预料的相符合,含有“真的”,“果真这样”的意思。如:果然前面就是一片桃林。
  (3)科利亚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不光……还……”是表示更进一层。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仅仅找到匣子,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受到了启发,明白了道理。
  (4)妈妈高兴地说:“算术真有用。如果当初我随便挖个坑把箱子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
  这句话的前半句是表示假设一种情况,后半句表示这种假设实现后出现的结果。
  2.学生口头造句,师生共同评议。
  (七)布置作业
  说说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
  九、板书设计
  15科利亚的木匣
  (四年前)埋五岁步子小十步
  (四年后)挖九岁步子大五步
  懂得:一切都在起变化
  【设计意图】
  通过四年前和四年后的年龄变化,步子和步数变化的对比,明白“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有助于突破难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2 07:44 , Processed in 0.05228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