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回复: 0

[语文下册]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六(1)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前提测评
  让了解桂林的学生说说桂林山水的情况。
  二、出示本课时目标三、导学达标
  1、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同时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尔后让学生谈感受。
  2、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
  3、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中的漓江水
  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特点之一“静”。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
  (3)体会最后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4、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观察图画中桂林的山
  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2)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特点之一“奇”。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
  (特点之三“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
  (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5、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
  (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3).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4).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5).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6、朗读全文
  四、达标测评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4 02:33 , Processed in 0.06094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