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回复: 0

[语文下册]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三(2)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复习导入
  ⒈指名背诵二节(默写第二节)
  ⒉过渡:桂林的水是美的,桂林的山更有与众不同之处。
  二、导学第三节
  ⒈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来自学第三节,把课文读懂:
  目的:读出感情,理解语言文字,作者是怎样把漓江山的特点写具体的。
  学习方式:读读、议议、圈圈、划划
  还要交流一下你们是怎样读懂课文的方法。
  ⒉交流学习情况:
  ⑴词义: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色彩明丽
  ⑵分层:二层
  ⑶写法:
  写法上与第2节相似,显示了结构上的对称。第一句用“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跟桂林的山作比较,突出桂林山的奇特。第二句用排比句具体地写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
  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山形
  色彩明丽——山色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山势
  有形态的描摹,有联想比喻,有亲身感受,把山的形、色、势写得非常生动逼真。引读。
  ⑷有感情地朗读。
  ⑸交流学习方法:
  【读课文→分层→找特点→怎样写具体(读读议议)→有感情朗读】
  ⑹背诵第三节,交流背诵方法。
  三、略读第三段
  ⒈师引读:第三段从整体上写桂林山水之美。山水一体,交相辉映,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受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⒉最后这句古诗是什么含义?
  ⒊这句诗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是对全文的总结,与第一段的内容相呼应。
  ⒋背诵第三段。
  四、总结
  ⒈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桂林美丽的山水,写下了自己观赏桂林山水的真切感受,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⒉让我们齐读课文
  五、完成课后练习
  ⒈指导课后练习二:
  例中的第一分句是概述,第二分句是用补充说明的方法写具体,即“清得”怎么样。两个小题分别要求写出“黑得怎么样”和“干净得怎么样”。如:“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黑得看不见屋内的陈设”;“干净得看不见一张纸屑”等。
  ⒉完成其他练习
  六、布置作业
  ⒈背诵课文。
  ⒉默写课文。
  教学要求:
  ⒈通过朗读、背诵课文,了解桂林美丽的山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啊”的音变,读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⒊学习通过对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进行描写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⒋学会本课10个生字,积累词语。重点理解“拔地而起”、“连绵不断”、“波澜壮阔”、“形态万千”、“危峰兀立”等词。
  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课文是如何把它们写具体的。根据句子结构及句式的特点把握语调及语速。掌握“啊”的读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 18:06 , Processed in 0.07986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