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5|回复: 0

[语文下册]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五(2)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教学目标:
  (一)深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课文
  1.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
  (二)深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母亲捐献角膜
  (1)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理解)
  (2)画出父亲说的话,并出示投影:
  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①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②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③指导背诵这段话。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学习第二部分:父亲捐献角膜
  (3)自由读课文,画出父亲的心愿。
  出示投影:
  他愉快地告诉我:“我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①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②体会父亲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愉快)
  ③指导背诵这段话
  (2)“我“将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温迪有什么表现?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出示句子: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
  (体现出温迪对外公的敬佩之情。)
  (3)父亲也遵照遗愿捐赠了他的角膜,这使温迪有了怎样的认识?
  体会最后一句话:
  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还有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①指名读句子
  ②自己默读这句话
  ③体会“骄傲”指的是什么?(4)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
  3.学习第三部分:女儿温迪捐赠角膜
  (1)齐读“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来信的内容”
  (2)理解句子,并出示投影:
  我那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①指名读句子
  ②结合题目“永生的眼睛”来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
  ③请同学说一说
  (3)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内容,老师适时指导
  (三)回读课文内容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感想: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你一定有什么感想吧,请谈一谈。
  3.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四)布置作业
  将你的感想写下来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回顾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崇高品质
  (二)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巩固、扩展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加深对题目的理解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永生的眼睛”这个题目的意思
  3.指名回答
  (二)自由读全文,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品质
  1.自由读课文
  2.讨论:①说说全文要歌颂的是什么精神?(歌颂了尽自己的一切所能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②那些句子体现了这种精神?
  3.指名回答
  4.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扩展练习
  1.请你结合实际说说,你是如何看待“死后捐赠角膜”这件事的?
  2.指名说
  (四)小练笔
  1.请你写一件给你感触最深的事情,要求内容要有详有略。
  2.学生练笔,老师巡视指导。
  3.交流自己的习作,教师给予充分鼓励。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将你的小练笔读给家长听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3.学习作者一家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13 11:38 , Processed in 0.04894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