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回复: 0

[语文下册] 《师恩难忘》教学建议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思想内涵品味积累语言
  《师恩难忘》这篇课文记述了作者刘绍棠的启蒙老师——田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教授孩子们学习古典诗词、培养孩子成长的往事,体现出他巧妙地教学方法,歌颂了老师的敬业精神,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崇敬感激之情。本文语言朴素生动,成语俗语用得贴切自然,值得品味。
  课标在第二学段(3-4年级)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基于以上课标对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和本单元训练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来体会田老师对“我”成长的巨大影响和我对老师的理解、敬佩、感激之情并品味、积累语言。
  一、抓题眼,感知文意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抓题眼是上好课的关键。上课伊始,可将本单元语文天地的“畅所欲言”中的“说说我们的老师”作为话题,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喜欢的老师,调动孩子们的感性体验,为后面感悟文本的思想内涵做情感铺垫,并以此导入课题。然后,让学生把课题补充成一句完整的话(老师的恩情让我难忘)借机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用“师恩”一词,而不用“好处”或“教益”?此时,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二、抓主旨句,感悟思想内涵
  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与课题呼应的主旨句,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终身难忘!”。师生交流对这句话的含义的理解,弄清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田老师对我的巨大影响;二是我对老师的敬佩感激之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句话中“插柳之恩”的含义,教学时可采用以下步骤:
  1、辨一辨,议一议
  抓住两个“树”的不同含义(第一个“树”可以理解为种植、培植;第二个“树”可以理解为培育起来)小组内互相讨论、辨别体会培养人才非常不易和对教师“树人”功德的赞颂。
  2、读一读,演一演
  细读课文11段,先画出表示“插柳之恩”的含义的句子:“谈起往事,我深深感念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接着,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假如你是作者,四十年后,在家乡的小河畔遇到了你的恩师,你心情怎样?会说什么?”,教师随机采访;最后,师生合作朗读表演四十年后师生河畔相遇情景,来进一步体会田老师谦虚、高尚的师德和“我”尊师、敬师、感念师恩的深情。[
  3、品一品,悟一悟
  品读课文7-9段,思考:田老师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感悟到:田老师的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培育了我发达的形象思维,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些是从事文学创作所必需的;体会田老师对我走上文学道路的巨大影响。正因为如此,所以,作者在课题中才使用“师恩”一词,而不用“教益”或“好处”。至此,学生对课题的疑惑已豁然开朗,对作者难忘师恩的深情的体会也已水到渠成。
  三、抓重点词句,品味积累语言
  在完成对文本思想内涵的感悟后,要想让学生充分品味语文的味道就要靠“咬文嚼字”来实现。本文语言朴素生动,“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成语,以及俗语“无心插柳柳成荫”用得贴切自然,值得品味积累。
  1、多形式读文,品味语言之美
  在教学中,可采用配乐朗读、师生合作读、角色体验读及补充重点词语读等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之美。
  2、做摘录笔记,积累精妙语言
  四年级教材要求学生学会做摘录笔记并养成写摘录笔记的习惯。因此,可以结合语文天地中的“学写摘录笔记”这一训练目标,对本课进行语言积累。教师可鼓励和指导学生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词和句段摘抄下来,尊重学生对词句的独特理解和感受,不能要求一致。持之以恒,学生就会掌握写摘录笔记的方法,形成写摘录笔记的良好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3 10:40 , Processed in 0.06161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