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回复: 0

[语文下册] 《黄鹤楼送别》教学案例三(2)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时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加深体会。
  3.通过排演课本剧,让学生能够在边体味文章边指导表演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对照课文与诗,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朗读更有感情(难点)
  4.通过文章的与友惜别,触发学生寻找相关诗文的积极性,再加以浅析性地比较,得以更深刻地体会诗人词句的精妙传神,同时也让学生知道摘抄的益处与应用(重点)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相关诗句摘抄
  [教学设计]
  一、朗读、谈话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黄鹤楼送别》,按自然段顺序解读了全文,初步感受到诗人话别的情景,领会到他们的友情,哪些同学能带着他们那种依依惜别的感情读课文呢?
  读前提示:其他同学在他们朗读的过程中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想想如果表演的话,该怎样表演才能体现出两人当时的心情
  (指名5人分自然段读课文)
  (教师出示挂图)
  2.刚才几位同学读得如何?(简单评议)
  [nextpage]
  二、课本剧排演
  (一)激发兴趣,浅析剧情
  1.文章能读好不一定就能表演好,特别是文中人物的动作想做得传神、逼真还得真要下一番功夫!如果让你们表演,你们有信心演好这出《黄鹤楼送别》戏吗?
  2.任何表演都离不开剧本的,你能把下面的表格一口气填好吗?
  (出示小黑板)
  剧名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
  (学生试说后,迅速指名回答)
  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这部课本剧的基本情况了,不过,拿着这样简单的剧本,演员有没有办法出演?演员表演时主要得有什么(或问:有谁知道剧本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学生回答不出时,师可适当明示:剧情,尤其是台词、人物动作)
  (二)准备台词,小组试演
  1.这篇课文中已有一些现成的台词和人物的动作了,大家能不能利用这些现成条件,排一出简单的课本剧呢?
  2.四人小组任意搭配出两组,每组两人。一组先做演员,把自己对人物的体会融入要表演的人物身上;另一小组则做导演兼旁白,同时负责全程指导、评议,可中途要求停止,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演完,两小组身份互换。至于道具问题,自己开动脑筋。
  (小组试演,教师巡回点拨)
  (三)小组表演,全班评议8
  哪一组同学愿意来表演一次,我们请全班同学做导演,看是否把李白与孟夫子之间依依惜别的感觉表演了出来?
  (边表演,边指导、评议,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
  (四)换个说法,解释诗句
  1.文章中最后一段的诗句,大家可能均把它作为现成的台词,咱们的“李白”们大都直接情不自禁地吟出。假如是在现代的话,李白这首诗可以怎么说呢?这段台词怎么改变成为现代的语言,让剧本完全“现代化”呢?
  下面就请各小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哪个小组能让“李白”同志又快又准地“实现现代化”?注意,可一定要说通啊,别让观众听不明白!
  (学生巡视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反应可作适当提示:看看诗句中的词语能不能与文章前面的词语挂上钩呢?有没有直接对应的词句?)[
  2.哪一位同学愿意来表演成了现代人的李白,我们请全班同学做观众,看看能否听明白?
  (评议,可再指名同学说说诗意,同学给予适当的鼓励)
  你们是怎样转换台词的呢?诗句分别与文中的哪些词句相对应的呢?能不能举例说说?
  (指名回答)[“孤”“唯”何意?]
  3.同座之间互相当一回“李白”,互相说说看
  4.小结:
  其实,诗句同课文中自然段意思相对应这样的文章我们以前见过没有?
  (指名回答课名)
  这种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一首诗写作情境的形式,我们称为“文包诗”。今后我们还会遇到。希望大家能用刚才的方法,在预习的时候就可以说出全诗的大意,有没有这个信心?
  三、比较摘抄,体味诗文
  1.我们这篇文章主要是讲了件什么事?
  文中的李白与孟浩然在分别时有些什么表现?说明了什么?
  你们的摘抄中有没有也是送别的诗句?那他们是不是在分别时心情也是一样洒脱?说出来大家一起分析。
  Ⅰ
  2.师分类型举例。(可适当点评)(小黑板摘选其中一二出示)
  豪爽洒脱型: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到江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此别应须各努力。
  莫言归去人无伴,自有中天月正明。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含蓄委婉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愁闷痛苦型: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相送巴陵口,含泪上舟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强饮离前酒,终伤别后神。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临歧别数子,握手泪再滴。
  一别音容两渺茫。
  劝君更进一怀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锥心泣血型: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
  送君肠断秋江水,一去东流何日归?
  人间别久不成悲。天涯相遇一魂消。……
  3.你们在与实习老师分别时是什么心情?你想用什么诗句来形容呢?
  4.现在请大家带着李白与孟浩然在分别时那种依依惜别的感觉,齐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Ⅱ
  2.请大家带着李白与孟浩然在分别时那种依依惜别的感觉齐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四、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视时间而定]
  1.分两个大组,一组读,另一组听,再交换读、听一次。
  2.同座二人交替背、听各一遍
  3.全班背诵。
  4.指名背诵。
  五、练习
  1.抄写词语。(文后练习3)
  2.能够不看课本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并会默写该诗。
  3.用暂时、凝视各造一句。
  4.把摘抄的诗句与课文中的诗句比较,写出你比较后的感受。
  附板书:
  25、黄鹤楼送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5 05:17 , Processed in 0.05594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