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回复: 0

[语文下册] 《梅花魂》教学设计资料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二)指导朗读。
  二、教学重点、难点
  自学并掌握18个生字。
  三、教学过程
  (一)利用录像,引入新课。
  1.大家边看录像,边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称梅花为君子,人们为什么深深地喜爱这种花呢?
  2.大家来读一读你了解的情况。
  3.“梅花香自苦寒来”,她是万花中最有骨气,最有品格,最高贵的花。因此与兰花、竹、莲花并称“四君子”。打开书,预习生字。
  (二)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写出不认识的字。
  凋  缕  芳  吁  耍  训  斥  脾
  罕  藤  愈  凌  秉  飕  撩  梳
  衰  绢  侨  眷
  2.指名给这些字加上拼音。
  3.让学生读拼音节。
  4.正音、正字。
  凋字di1o,可以用旧字换一部分的方法记住它的字形,并注意与形近字比较加强记忆和理解。如碉堡的碉与凋是形近字,只是部首不同。
  缕l[,韵母不能写成u。
  耍字上面是而且的而,与要有区别。
  脾气的右旁卑是8画,笔顺是白 卑。
  罕字是上下结构“ ”加个干净的“干”。
  秉字的部首是禾。
  衰字是上中下结构,记字时可想到把衣服的衣字拉开,中间插入一个“ ”,读shu1i。
  眷ju4n,查目字底。可与卷相比较。
  (三)理解词语。
  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秉”字为例:“秉”在课文中组成新词是“秉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以用换词法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读带有“秉性”的这句话,考虑可以用哪一个词替换。用性格可以。进而联系生活实际造句:爸爸的秉性忠烈刚直。换词:爸爸的性格忠烈刚直。句意不变。可见,“秉性”一词指性格。
  3.查字典理解其它词语。
  4.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
  飘泊——文中比喻职业生活不稳定,东奔西走。
  颇负盛名——颇,很,相当。名气很大。
  幽芳——香气清淡而芬芳。
  古董——古代传下来的文物,很贵重。
  玷污——使之有污点。
  希罕——少见的,不常有的。
  眷恋——顾念,爱恋。
  5.读读这些词语。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
  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4.教师指导读难句。
  (1)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抵d!  愈y)  欺q9
  前两个“愈”应读得慢些,低沉一些,为表现恶劣的自然环境。
  后两个“愈”应读得高些,坚定一些,为表现梅花毫不畏惧的精神。
  (2)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这一排比短语,要读出气势来,“最”字要重读。
  (3)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语速稍慢,应读得深沉、坚定,突出“多少”、“怎样”“顶天立地”“不肯”等词语。
  5.再练练难句的朗读。
  (五)作业:
  抄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完成书后的作业。
  (二)以自学为主,理解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自己悟出梅花的品格,以及借物喻人的写法,抒发外祖父爱梅花、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自学。
  让学生默读全文,思考:
  1.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
  2.判断:
  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四件事。(    )
  课文围绕梅花写了五件事。(√)
  3.小组讨论哪五件事?
  (1)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2)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3)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的哭起来。
  (4)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送给外孙女。
  (5)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二)深入重点段,揭示中心思想。
  1.让学生结合课题质疑。
  这时老师可提问:对课文写的这五件事,结合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吗?”以此引发学生自学质疑。比如,学生会提出;梅花魂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外祖父那么喜欢梅花?他为什么不回到祖国来呢?这五件事情好像都在说一个意思,是什么呢?这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的问题,通过谈话,引入下一步骤的学习。
  2.从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从“一遍又一遍”这个词语可以看出,外祖父喜欢唐诗宋词。虽身在新加坡,心却惦记着祖国。
  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句中可以明白,外祖父是借诗来抒发思念祖国的心情。
  从“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可以知道外祖父思念自己的家乡,遏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3.从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1)小组轮流读一遍,讨论。
  (2)发言。
  从“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可以看出外祖父爱梅花。
  从“顿时,训斥,有生以来”这些词语也可以体会出外祖父十分爱惜这幅墨梅花图。
  从“轻轻、慢慢”这两个形容词也可以体会出,外祖父对这幅图画多么爱惜。梅花在他的心目中应是干净、洁白的。
  (3)打出投影:仔细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含义来?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里梅花仅仅指画上的墨梅吗?
  这里的梅花是祖国的象征,不能受到一点玷污的,它是最干净的,最纯洁无比的。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外祖父对祖国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板书:热爱祖国)
  4.自由读第三件事,你体会出什么?
  体会出他因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而呜呜痛哭,这份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感情叫人感动。
  5.通过你的朗读,读出这份真挚来。
  6.指名读这一部分,强调有感情地读。
  7.抓住重点语句,加深理解。
  投影出示重点句,指名朗读后,大家讨论:
  (1)“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这句话中前后共出现4个。“愈”这个词,教师应抓住这个重点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比如:外祖父为什么要这么说?这里“愈”字体现了梅花的一种什么精神。换一种说法行不行。不要这句话,行不行?为什么?
  通过讨论,学生应认识到“愈”字反复用,表示程度随着条件的发展而加深。条件、环境越恶劣,梅花却越精神。它具有不畏严寒,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德。换一种说话没有这句话这么有力量,也表达不出来外祖父深深的敬佩梅花的感情。不要这一句话更不行。因为无法与前文我弄脏这幅图,外祖父小心翼翼地擦拭相照应;因为无法充分表现外祖父敬佩梅花的这种精神。
  (2)体会下一句。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通过感叹号表明外祖父高度的敬佩梅花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3)体会下两句的含义。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外祖父在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中国孕育出的许多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虽然外祖父身在异国他乡,却不怕环境的艰苦,凭着一股梅花的顽强精神,在星岛的文坛上颇负盛名,为祖国争光。
  (4)体会下一句的含义。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花,是激励自己保持梅花这种有骨气、有品格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把梅花精神告诉了我并且把墨梅花送给我,也要让我保持并继承发扬下去,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5)老师小结:
  梅花的这种“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骨气正是我们民族日益强大的动力,也是支撑我们民族团结进取的灵魂。所以课题叫梅花魂。
  (6)带着感情齐读这一段落。
  (7)指名读。
  (8)品读重点句。
  采用先省略后补充的方式深入理解重点句。让学生从中品味重点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旁的花,大抵是________。她却不一样,________寒冷,________风欺雪压,花开得________、________。她是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的呢!几千年来,我们________出了许多有________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________、受到怎样的________,从来都是________,不肯________。他们就像________。一个中国人,无论在________,总要有________________ 才好!
  体会出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感情来。
  (三)回到开头,引出结尾,巩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方法。
  1.思考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联系?
  开头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之心。
  2.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前后互相照应,全文结构严谨,表达了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齐读开头、结尾自然段。
  (四)作业:
  找有关梅花的故事读一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5 05:11 , Processed in 0.07785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