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回复: 0

[语文下册] 《古诗词三首(A、B案)》教学设计四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揭题,初知“美”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2.释题:
  (1)介绍作者辛弃疾。
  (2)简介宋词以及词牌名:清平乐。
  (3)村居,词的题目。“居”什么意思?(居住)“村居”呢?(居住在乡村)
  二、初读,走近“美”
  1.听朗读录音,看图画。
  2.请同学自由地来读这首词,把它读正确,流利。做到字字读准,句句通顺。
  3.读得怎样?请你的同桌来评一评,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
  4.学生再读。读读、看看、想想。读懂的记下来,不懂的做记号。
  5.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该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通过你喜欢的途径进行合作探究,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资料,可以相互讨论,可以看图、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三、品读,感受“美”
  1、通过刚才的学习,说说自己的收获。(先说前面的,再说后面的,依次说。注意说话要有条理,先说字意、词意、再说句意。)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看图知道。你感到了什么?(简朴的乡间生活,但很美。特别是青青草让人想起了春天踏青的美好感受。)学生朗读。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学生自由的轻声读这句,感受到了什么: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满脸通红,大概刚喝了酒,他们亲热相待,用乡音聊天说话。)
  仅仅是酒让他们醉了吗?如此温馨、幸福、美好的生活,怎么不令人醉呢?
  (3)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面的内容。
  (4)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5)读读看,从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6)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
  2.用生动的语句将你欣赏到的这副画面描绘给大家听听。
  3.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他的朗读仿佛让老师和同学们亲眼目睹了那充满情趣的乡村田园生活)
  四、再读全词,回味“美”
  1.想一想,这对白发翁媪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又有勤劳可爱的儿子,心情怎么样?(要求找出词中的“醉”字进行品味。)
  2.作者偶尔看到了白发翁媪的生活环境,心里又想些什么呢?(继续品味“醉”字。)
  3.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你呢?
  4.配乐朗读或背诵。
  五、课外拓展,延伸“美”
  1.背诵这首词。
  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31 15:30 , Processed in 0.04849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