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6|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建议——《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标题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作者满怀对周总理的深情,描写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场面;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灵车,经过北京长安街时,首都人民群众冒严寒向周总理告别。感情真挚深切,读后催人泪下。课题七个字蕴藉丰富,抒情强烈,匠心独具。
  乍一看,课题的语言组合形式似乎不合情理。“十里长街”怎么能“送总理”呢?总理已逝世,何言“送总理”?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只需把课题补充完整即可: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上送总理的灵车。那为什么不用“千万人民送总理的灵车”为题?因为这样,一眼望尽,毫不“费解”,却又不能表达出作者独特的构思,深切的情感。用“十里长街送总理”作题,是“曲笔”的妙用。第一,说“十里长街送总理”,突出了“十里长街”,与正文中“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相照应,极言送总理灵车的人成千上万,不计其数。第二,把“送总理的灵车”省略为“送总理”,一则显得亲切,二则抒发了人民的心愿:像总理生前人们送他一样,希望总理能归来,与课文结尾相呼应。第三,用“十里长街送总理”作题,言简意赅,激情回溢。
  “题好文一半”,本课可谓一个极好的例证。小小课题,倾注了作者多少良苦用心?所以同学们在阅读时,要细细品味课题,学习作者拟题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 05:55 , Processed in 0.047045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