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3|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谈《狱中联欢》的空白教学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狱中联欢》一文中许多地方都留有空白,如果能恰当运用文中的空白处,就能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思维的窗口。教师因题制宜,艺术地设计揭题思路,注意留有余地,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在教学《狱中联欢》一文时,首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谁在狱中联欢?为什么要在狱中联欢?为什么能在狱中联欢?他们是怎样进行联欢的?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课文,逐一解决问题,最后,再让学生把课题空白处进行扩充,把以上问题用几句话串联起来。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对学生进行读书、说话的训练,落实了学生边读边思、读思结合的读书方法训练。
  课文中的还有许多的空白处,可以留与学生挖掘。
  如“贴对联”一节,主要通过贴对联表现革命者巧妙的斗争艺术,以及特务们的无可奈何。前两副对联明确写出了特务头子猩猩的反应,而后三副对联特务的反应留有空白,可以让学生充分挖掘。
  例如这副对联:“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横额是“大地春回”。这副对联借用叶绍翁描写春景的两句诗,实际上革命者想表达的意思是:革命的力量是阻挡不住的,重庆也马上就要解放了。“大地春回”就是指全国解放。理解完对联的含义,学生对猩猩的反应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生说:“我认为猩猩看不懂这副对联,他可能会说‘嗯,这副对联写得真美啊!’”。另一位学生也赞成猩猩看不懂,可能会说:“什么?这里还有红杏?我怎么没看见!”一位学生认为猩猩似懂非懂,可能会把“一枝红杏出墙来”理解为有人要逃走,心想:一定要加紧防范。也有人认为猩猩可能看懂了,但他不敢说(联系时代背景),心想:还是整理好包裹,准备溜之大吉吧!
  学生的种种不同的看法,都能表现出特务的无可奈何。这样,既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另外,课文中还出现了许多省略号,这些省略号留下了空白,让学生去联想,去补充,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在“交换礼品”这一部分中,革命者用草纸做了贺年卡,用牙刷柄和旧铁钉雕刻了五角星,用袜子上拆下来的彩色线绣了锦旗。接下来有一个省略号,我这样问学生:“在当时那种环境下,他们还有可能用什么材料做什么礼物,送给谁?”学生们立刻展开了讨论。之后,一位学生说:“他们还有可能用席子底下垫的稻草编草鞋,送给鞋子烂了的战友。”一位女孩子说:“可以用棉袄的棉花和一块旧布做个布娃娃送给‘监狱之花’。”孩子们有着多美的心灵啊!
  总之,充分利用文中的空白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对学生的作文也有一定的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22 21:16 , Processed in 0.05376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