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5|回复: 0

[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前准备
  ①实物投影仪
  ②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陈列展示物品。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①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在了解他人的成长故事及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有许多感想,今天就让我们在一起畅所欲言吧!
  ②阅读习作的三个提示,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③根据相同选题,组成若干个小组合作交流,注意倾听,互相补充、完善。
  A、成长的故事可以采用编演短剧或配乐讲故事等形式交流。
  B、“从《乌塔》想起的“可把自己的经历与乌塔进行对比,着眼于乌塔的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不要只一味批评家长的束缚。
  C、围绕“如何与周围人交往”或“怎样才能过个有意义的生日”进行讨论,举行一场小型辩论会,搜集一些资料,用事实来说服人。
  ④按确定的方案进行演练。
  ⑤全班交流。
  ⑥共同评议。
  A、引导学生发现小伙伴的长处和进步,善意地提出问题和改进方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评价。
  B、谈谈听了他人的成长故事后,自己有何打算。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同学们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自主选择习作内容,把最有感触、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一、认真审题,写出特点。
  三项习作,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习作时要注意把特点体现出来。
  ①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要求写得既有趣又能给人以启发。写时还要把事情交待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能体现有趣和给人以启发处要写具体。
  ②“从《乌塔》想起的”中“想”的内容从何而来呢?
  A、“想”从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中来。从《乌塔》中想到什么呢?关键是逐字、逐句、逐段地读懂《乌塔》一课所反映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只有读得精,才能想得深。
  B、“想”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来。把《乌塔》所反映的成长中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用事实说话,不能空发议论。
  C、“想”从丰富的联想中来。《乌塔》揭示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由这些问题延伸出去,谈一谈在成长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③写回信应注意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五个部分。回信的特点要表现在写正文时先要回答来信中的问题,再写自己想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回答问题时要情真意切,要用事实说话,少谈或不谈大道理。
  二、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三、放声朗读,进行修改。
  引导学生运用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学到的修改方法。
  四、学生交流,互相评议。
  尊重同学,虚心听取意见。
  五、誊写作文。
  教师交代格式和书写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7 22:12 , Processed in 0.047536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