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6|回复: 0

[语文下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二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谈话激趣。
  1、出示旧中国东北的“外国租界地”图片。
  2、指名汇报课前查找的有关“外国租界地”和“帝国主义列强”的资料。
  3、师:12岁的周恩来看到外国租界地的灯红酒绿、看到中国同胞任洋人欺侮,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一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关心国家大事。
  1、自由读第一段,想一想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爱问问题、好奇心强、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的孩子。
  3、分角色朗读第一段。
  (1)、周恩来的话应该怎样读?伯父的话应该怎样读?
  (2)、指名分角色读,师生评议后再指名读。
  (三)、学习第二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胸怀祖国。
  1、过渡:租界地对于少年周恩来来说是一个不解的谜团,他一定要弄个明白。
  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段,想一想“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3、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4、引导学生从描写租界地的街道的句子中体会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为所欲为和中国巡警的奴颜媚骨。引导学生从描写中国妇女被欺侮的句子中体会中国人任人宰割的悲惨境遇、体会侵略者的猖狂和中国巡警的麻木不仁。
  5、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6、结合查找到的资料补充帝国主义列强是怎样侵略中国的。
  7、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8、指导朗读: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朗读这一段?(沉痛、悲伤)
  (四)、学习第三部分,感受少年的周恩来报国之心的坚定。
  1、过渡:看到这一切,少年周恩来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12岁的他在想什么呢?
  2、指名读,大家思考,周恩来常常在想什么?
  3、汇报上面的问题。
  4、周恩来在沉思中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5、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6、指导朗读周恩来所说的两句话。让学生说说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为什么从而体会周恩来志向的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
  (五)、拓展总结,升华情感。
  1、读最后一段。
  2、知道周总理为中华的振兴做了哪些贡献吗?学生结合查找到的有关周总理为中华的振兴所做的贡献的材料汇报交流。
  3、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4、谈一谈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课程资源开发
  1、将旧中国东北“外国租界地”图片、中国人民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外国租界地”、中国人民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周总理为振兴中华所做的贡献的资料及名人名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远大志向的过程,深入地体会周恩来树立志向的情感历程。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朗读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2、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开阔学习思路。
  4、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8 06:14 , Processed in 0.044776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