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各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各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教学重点]
  目标中的2、3,目标1中的造句。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主要板书计划]
  卢沟桥烽火
  敌军               我军
  7月7日深   全副武装             喝 问
  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
  首先               还击
  第二天凌晨  人仰马翻             同仇敌忾
  狼狈               举、冒
  当天晚上   抱头鼠窜             悄悄
  可耻下场             英勇顽强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
  1、抄写词语。
  2、填写成语。
  3、造句。
  4、组词、多音字组词。
  [课外]
  1、抄默词语
  2、把课文复述给父母听
  3、完成练习册。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导入新课,质疑问难。
  2、检查预习情况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4、指导学生书写词语。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松花江上>
  2。揭题质疑
  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问,比如“烽火”是什么?.历史背景如何?卢沟桥在哪里?……
  解决问题:
  事先请同学预习,搜集有关历史材料,这时可请学生自己汇报预习成果,并及时表扬这些同学,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相机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热点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二、初读指导
  1. 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 检查自学情况。
  (1)小黑板出示词语。
  (2)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 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2)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6-8):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9):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国抗战的序幕。
  三、指导写字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解释加点字
  同仇敌忾  万籁俱寂 众寡悬殊  如火如荼  猝不及防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第一、第二段,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各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第二段。
  3、能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一、复习
  出示词语,指名读。
  1. 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吞。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
  (3)这一段写了什么?(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2、学习第二段。
  (1)读每二段,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交流并板书:
  1937年7月7日深夜
  第二天凌晨
  当天晚上
  3、细读第二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的关键词语。
  按三个时间,分别交流圈画的词语,并说说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交流并相机板书:
  1937年7月7日深夜
  日军    我军
  全副武装  喝问
  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
  首先    还击
  通过理解这些词语,让学生体会这显然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行为”
  指导读第2、3自然段,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指名读,评议,齐读。
  小结: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计划的。
  第二天凌晨
  日军   我军
  人仰马翻 同仇敌忾
  狼狈   举、冒
  通过理解“震耳欲聋”“吼叫”及联系电视、电影、书报的画面来体会日寇的残暴。
  通过理解我军的表现,体会我国守军不怕强敌的英雄气概。
  通过理解“人仰马翻”等词语来体会在我军面前,侵略者必然遭到的惨败的下场。
  当天晚上
  日军    我军
  抱头鼠窜  悄悄
  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我军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及敌人的可耻下场。
  指导朗读
  (5)换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听录音,加深印象
  看板书,同桌互相复述
  指名复述
  (6)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第三、第四段。
  2、指导造句。
  一、复习
  1.指名说说“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局势及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2.指名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过渡:日寇岂肯就此罢休?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
  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联系前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急之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及声援
  (3)指导朗读好这一自然段
  2.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读不懂的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解疑。
  (3)你们知道,中国军民是怎样英勇的抗击侵略者的呢?
  (4)讨论,引导学生体会抗击侵略者战斗的激烈。
  三、指导造句
  1.逐步
  (1)指名读带有“逐步”的句子
  (2)这里的“逐步”是什么意思?
  (3)我们可以说逐步怎么样?
  (4)用“逐步”说一句完整的话。
  2.万籁俱寂
  四、延伸作业
  搜集一个战争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其他同学听,从中体会军队的善战和战士的英勇。
  教后感:
  这篇课文按时间顺序讲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所以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这一重点组织教学。而这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所以我重视了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训练。实践证明,朗读确实是学习此类教材的好途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6 18:41 , Processed in 0.05593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