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2|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建议——《山谷中的谜底》谜底揭开了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83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漫天飞舞的大雪,突然惊奇地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谜底终于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zhè)、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节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山谷中的谜底》〕
  阅读加油站
  漫天飞舞的大雪中,特殊的风向让两个旅行者发现了东西坡雪的差异。积雪的雪松“向下弯曲”,雪积到一定程度时,“从树枝上滑落”,树枝“立即反弹”,而且是反复地“积”“弯”“落”“弹”,谜底终于揭开了。在这有详有略的描写中,我们体会到雪松承受的压力之大,在此同时又适当进行了退让,但最后它又是胜利的强者。细致的描写引出课文主题:松树的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发展。
  阅读盘点·好词派
  滑落,既有滑的过程,又有落的结果。结合课文片段仔细体味,雪落到松树枝上,随着雪越落越多,松枝逐渐向下弯曲,雪就会慢慢地向下“滑”,等松枝弯到一定程度,雪无法再“附”在松枝上,便“落”了下来。这种体味就像电影慢镜头一样,让我们细致而清晰地看到雪越下越大,松枝越来越弯,积雪且滑且落的过程。
  试着找几个表示“落下”意思的词语,如:降落、直落、飞落、跌落等替换“滑落”,看看意思还一样吗?大胆一点儿,说说它们的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6 03:47 , Processed in 0.03626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