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设计理念]
  精读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编者的启示下(通过“预习”和“思考·练习”),在老师的引导、合作下,与课文对话的过程,即透过语言文字、感知思想内容,体验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接受课文美的熏陶。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越高,学习策略掌握的越好,对课文的体验也就越深刻。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根据“预习”和“思考·练习”的提示,深入到课文中去,和作者一起感受李大钊的伟大人格,一起体验失去李大钊的巨大的悲痛。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对李大钊生平的了解和对当时社会情况的了解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交流对李大钊生平的了解和对当时社会的了解,要求说得概括些,不必说得很具体。
  2、学生如果了解不多,老师可作适当的补充介绍。
  补充要点:(1)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设人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2)1926年3月,盘踞在东北的军阀张作霖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加紧迫害革命人士。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课文阅读情况,结合生字正音教学。(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要注意纠正。)
  2、检查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课前已布置预习,预习重点要求之一是“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的几件事”。课上,可要求速读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事,想想课文写那个时间里发生什么事。只要能找到表示时间的词,对事情的概括也就不难。
  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和那个时间里的事:
  (1)“那年春天”:李大钊坚持留在北京做革命工作。
  (2)“4月6日的早晨”:李大钊被捕时十分镇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8 15:25 , Processed in 0.05864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