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十二册全册教案(上)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任教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学生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习与复习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使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
  4、通过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多方面的语文能力,拓宽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会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
  三、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加强训练,方法多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2、持之以恒,不断地加强积累。
  3、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4、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理解能力。
  5、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五、教改设想和教研专题
  教改设想:
  在教学生习作时,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理话、表达真情实感。
  教研专题:
  农村小学语言积累训练的探索。
  六、教学进度
  第1~3周: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②第一单元(第1课至练习1)
  第4~5周:第二单元(第4课至练习2)
  第6~7周:第三单元(第8课至练习3)
  第8~9周:第四单元(第12课至练习4)
  第10~11周:①期中复习
  ②期中测试
  ③期中分析、总结
  第12~13周:第五单元(第16课至练习5)
  第14~15周:第六单元(第19课至练习6)
  第16~17周:第七单元(第23课至练习7)
  第18~21周:①期终系统复习
  ②毕业测试
  六年级习作教学计划
  一、学生习作基础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经过几年的习作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写较通顺的语句,字数能达到要求,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部分学生能用一定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内容新颖,有独创性。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学生写的内容中,错别字现象较严重,个别学生的字数达不到要求,习作时写自己想的话较少,缺乏想像能力。
  二、习作训练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
  2、继续训练学生观察、想像的能力。
  3、通过多实践,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三、习作训练措施及教改打算:
  ⑴训练措施
  没有严格的训练,就很难做好事情,本学期将从实要求学生做好每一次习作,采用看图讲图意、课堂讲解指导、提供习作情境、表演内容后练笔及实践活动等形式措施,开放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学得轻松。
  ⑵教改打算
  ①注重方法的指导,按要求训练。
  ②教给学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对于习作的作用。
  ③指导学生参加语文社会实践活动。
  ④用参观、外出旅游等形式,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⑤借助电教手段或图画,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以便养成观察的习惯。
  ⑥规范训练学生习作时的内容。
  ⑦严格抓好每一个环节,从字、词等基础下手。
  四、辅助活动安排:
  1、回忆寒假生活。
  2、学习好古诗《村居》,让学生改写《村居》。
  3、实践活动: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
  4、参观一个地方,指导观察方法。
  5、学生准备几张反映个性的照片。
  五、习作教学进度:
  第一周:写一段话,用上几个成语。
  第二周: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第三周:漫话寒假生活。
  第四周:改写《宿新市徐公店》。
  第五周:当一回小导游,介绍一下某一季节烟台的海。
  第六周:改写《村居》。
  第七周:观察马路上来往的行人或车辆,抓住特点写一段话。
  第八周:读《真情的回报》有感。
  第九周:看图写话。
  第十周: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第十二周:现场目击报告。
  第十三周:“我写我”练习。
  第十四周:学采访。
  第十五周: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第十六周:畅想未来。
  第十七周:参观记或旅游记。
  第十八周:毕业赠言。
  第十九周:以《话别——写给×××》为题写一篇习作。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在今后学习中进行实践,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1、投影片。
  2、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第一教时 总第1教时
  一、导入新课
  二、指导看图,学习该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1、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指导观察第1页的三幅插图。
  ⑴观察第一幅图。
  ①图上的同学看到这些古代的天文仪,会想些什么?
  ②教师小结。
  ⑵观察第二幅图。
  ①指名学生说说图片上的内容。
  ②讨论:同学们应怎样才能揭开宇宙的奥秘呢?
  ③教师小结。
  ⑶观察第三幅图。
  ①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②图上的同学这时会怎么想,会说些什么呢?
  ③你欣赏过哪些碑刻?学到了哪些知识?
  2、指导学生观察第2~3页的插图。
  ⑴逐幅观察第一行的四幅图。
  ①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有什么感受?
  ②同学们会什么收获?
  组织讨论,汇报交流。
  ⑵观察第二行插图。
  ①说说图上海面是什么景象。并指导说话。
  ②讨论:同学们游览了这些名胜会说些什么?
  组织讨论、交流。
  ⑶观察第三行的插图。
  结合课外的积累,引导学生说话。
  ⑷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说说感受。
  三、总结
  1、通过观察图片,你知道了什么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吗?该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呢?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准备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四、作业
  1、进行课外阅读。
  2、深入大自然和社会,写观察日记。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第二教时 总第2教时
  一、导入新课
  二、指导看图,教学生学会运用语文。
  1、观察第4、5页第一行的两幅插图。
  ①讨论:图上的几位小朋友是怎样工作的?
  ②指名学生说一说。
  ③相互评价。
  2、观察第二行插图。
  ①讨论1: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写字的同学是用什么姿势写字的?他们是怎样握笔的,字写得怎样?别的同学的表情怎样?
  ②讨论2:说说图上画的是一次什么活动,参赛的同学什么样,神态怎样?
  ③交流并小结。
  3、观察第三行的插图。
  ①讨论:图上的同学正在开展什么活动,大家分别在干什么?
  ②讨论:古诗文课外活动形式很多,还可以安排哪些?
  ③交流、汇报。
  4、观察第4页上的插图。
  ①讨论:图是有谁在干什么,小报的质量怎样?
  ②同学们对出好小报有什么建议?
  ③交流、汇报。
  5、观察第5页的插图。
  ①教师介绍:这是一个学校的学生在表演课本剧《母亲的恩情》,图中的两个同学分别扮演孟效和他的母亲。
  ②图上的同学表演得怎么样?
  ③小结:参加课本剧演出,可以锻炼自己运用语文的能力,陶冶艺术情操,培养自己各方面的情感。
  三、总结
  1、交流同学们在课前搜集的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例子。
  2、课堂小结。
  四、作业
  1、分组编辑出版小报。
  2、练习排演课本剧。
  3、多参加语文课外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5 01:33 , Processed in 0.06602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