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6|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新型玻璃》情境设计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型玻璃》是浙教版六年制第七册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科技发展、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
  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的教学,可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片断1]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会用到许多东西,谁能说一说哪些产品是因为哪些需要而发明的?
  生:飞机是为了方便生活需要发明的。
  生:为了节约能源,人们发明了许多节能产品,如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泡……
  生:为了节约用水,科学家发明了喷灌方法。
  ……
  师:是啊,每一项科技成果的诞生,都是为了解决生活或工作中的问题,同学们就说一说最常见的玻璃有哪些用途吧。
  生:窗户上装上玻璃,房间里变得明亮了。
  生:人们在玻璃的一面泼上水银,玻璃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镜子。
  生:人们用玻璃制成各种各样的器皿,可以盛放各类液体。
  ……
  师:是呀,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科技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玻璃的用途越来越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反映玻璃新的用途的文章《新型玻璃》。那么,本文所写的玻璃新在哪里呢?这需要大家从文中自己寻找答案。
  (学生兴趣高涨,纷纷读文、勾画、记录,教师走入学生中了解学习情况。)
  ……
  [评析]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教师让学生通过探究“需要和发明的联系”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发明,创设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接着巧妙地将话题转移到玻璃上,询问最常见的玻璃有哪些用途,这一问题也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片断2]
  ……
  师:每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教师板书“特点”、“用途”,并在它们的下面分别画五个问号。)
  教师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读书思考,并记住问题的答案。教师巡视,看看学生是否能读懂,了解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理解上有什么障碍,随时予以点拨。
  师:同学们知道了每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而且记住了。但老师还希望你写下来,题目是《新型玻璃自述》  (教师在课题后面加“自述”两个字)。谁知道什么叫自述?
  生:自述就是自己谈自己的事,自己介绍自己。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新型玻璃的身份写一篇《新型玻璃自述》。
  全班分五组,分别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夹丝玻璃自述》、《变色玻璃自述》、《吸热玻璃自述》、《吃音玻璃自述》。
  师:要会夸自己,把自己的特点、用途写清楚,叫人一看就想买。当然,要实事求是,不吹牛。别忘了,现在你就是新型玻璃了。
  学生写的时候,教师到学生中间走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还要进行必要的辅导。
  ……
  [评析]
  教师让学生将自己想像为新型玻璃,写一篇自述,拉近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学生容易产生对新型玻璃的认同感。此时,他们自己就是新型玻璃了,而不再面对冷冰冰的科技知识,写自述的过程就是自我思考的过程,赋予丰富的感情色彩,激发了创作热情,增强了学习效果。这一设计,让学生进入角色以表演体会情境,写的过程中不仅运用到新型玻璃的知识,还得考虑如何表达清楚,即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技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06:44 , Processed in 0.05358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