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5|回复: 0

[语文下册] 六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教案2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观书有感》。
  2、能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想象《观书有感》描绘的景象。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观书有感》。
  教学难点:
  能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想象《观书有感》描绘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
  2、说说诗意。
  二、学习《观书有感》。
  1、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2、同桌讨论题目意思。
  3、自学全诗,解词释句。
  (1)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边读边想,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4、集体交流。
  (1)指名读,正音。
  (2)理解词语:鉴、徘徊、如许、源头活水
  (3)点名逐句理解诗意。
  (4)看图连说诗意。
  (5)再读诗歌,读出感情。
  5、深化理解,领悟诗情。
  (1)自读,体会诗歌描绘的景色和说明的道理。
  (2)重点理解“为有源头活水来”。
  (3)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交流自己的感悟。
  板书设计:
  16古诗两首
  《观书有感》
  鉴、徘徊、如许、源头活水
  文献摘录:
  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字无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历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他学问广博,治学勤奋,一生中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17:06 , Processed in 0.04838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