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回复: 0

[语文下册] 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1》教案B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熟记并会运用12个成语。
  2.读背《示儿》这首古诗,并理解诗意。
  教学重点:理解、熟记并会运用12个成语。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示儿》这首古诗的诗意。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正音。
  (3)学生自由读,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
  (4)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5)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教师重点讲解以下几条成语的意思:
  赴汤蹈火:汤,开水。蹈,踩。形容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叱咤风云:叱咤,怒喝。一声怒喝就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威力极大。
  卓尔不群:卓尔,超出一般的样子。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
  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3.练习。
  (1)自由读。
  (2)同桌互相练背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指名读题。告诉学生,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首诗。
  2.指导。
  (1)让学生小声地、自由地练读,要求读通,读顺,读正确。
  (2)指名试读,教师注意纠正字音。
  (3)教师范读。
  (4)让学生试说诗的大意。
  (5)让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体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从诗句中体会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热情。)
  (6)指导学生朗读。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3.练习。
  (1)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2)指名试背、全班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训练,学生能在被别人误会的时候保持冷静,态度诚恳、心平气和地把事情的原委向对方说清楚。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会解释。
  教学难点: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会解释。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激趣引入主题:同学们,你们被人误会过吗?你当时是怎样向他人解释的呢?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2、明确目标,落实要求
  (1)进入新课,学生读题,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同学们都知道了单小英的这种解释不好,那么我们一起来帮助她,看看怎样解释才能让老师接受呢?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
  (在遇到被别人误会向他解释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向谁解释,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②解释什么,这是说话的主体部分,要针对对方的误会说明原委;③怎样解释,也就是解释要注意方式方法,寻找适当时机。)
  (4)出示:
  陈文彬很喜欢读课外书,爸爸看见了总是说:“你就是不好好学习功课,看起闲书来倒挺有劲。”如果你是陈文彬,你该向爸爸解释呢?
  李东方放学回家,路上看到一个小妹妹跌倒了,便跑过去把她扶起来。一位阿姨走出来,不高兴地说:“你怎么把我的孩子碰倒了?”
  (5)学生自选一题,自拟提纲,分四人小组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完善。
  (6)同桌之间根据拟定的提纲,相互练说,然后指名个别说。
  3、模拟情境,角色体验
  学生分小组,根据自己所选的内容进行口语交际实践。实践中要注意体态端庄大方,注意口头语言与面部表情的结合,必要时还要辅以动作。4、总结评价,激励进步
  模拟活动结束后,由老师或学生对活动的内容,学生语言运用的正确性和得体性,交际规则进行总结评价,学生纠正自己在本课学习中的不足。
  二、教学第八题。
  “陪”字的写法:横撇弯钩顷锋起笔,向右中锋行笔,至转折处略顿,提笔向左下撇去,再换锋向右下渐按运笔,呈弯势,驻笔,提笔向左上出钩,不能写得太大。
  “将”字的写法:竖画要写得挺拔有力;两点处于竖的中上部,其中提点要提到竖画上,但不要与竖画交叉,注意提的斜度要适中。
  板书设计:
  练习1
  向谁解释
  学会解释解释什么
  怎样解释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11:53 , Processed in 0.06124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