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4|回复: 0

[语文下册] 六年级语文教案——《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2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深入学习第1、2、3段,分辨事物和联想。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出示灯片,指名完成,全班校对反馈。)
  (1)选择正确的读音。
  魔术匣(xiájiǎjiá)子
  (2)看拼音写词语,并解释带点的字。
  Chéngqiānyíngbǎizuòwúxìdìniǔkòu
  ()()()
  huānchànglànmànhuópōwàngshèng
  ()()()()
  2.学习课文第一段。
  (1)听录音。
  (2)分辨第一自然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用“~~~”划出联想,用“”标出见闻。全班讨论、交流。
  (3)自由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交流,说说理由,品读,体会。(特别是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想象奇特,使人惊叹不已)。
  (4)理解两句诗的意思:①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②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先解释:“解”“何在”“拣”的意思,再说说自己对两句诗的理解
  3.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读第3自然段,找出作者联想的句子。(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
  理解这句的意思。(形容小朋友充满了活力。)
  (2)这一段还怎样写儿童的神态动作?找出来读读议议。
  4.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找出联想的句子,反复读,体会联想的作用。(“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把海棠树比喻成“飞泉”,变静态为动态,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
  (2)熟读第6自然段。
  (3)为什么说“花也和儿童一样”?
  5.总结。
  (1)配乐朗读课文。
  (2)完成作业本上第3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13:59 , Processed in 0.04314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