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4|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说课稿——敢于说“不”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下午听了一节语文课,课题是《革命烈士诗二首》。老师以让学生画一个五角星引入课题,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提示课题,再让学生带着这种对革命先烈朦胧的崇敬和瞻仰之情,齐读课题两遍,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之中,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纵观整个的课堂教学,老师敢于对学生说“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乍看起来,这与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是相悖的,但细细品来,却有着独特的个人的教学思想,那就是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具体实际为本,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本。
  首先,老师不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示课文的情景,而是用范读的方式,以自己的真情实感,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现在的不少课中,特别是优秀课、公开课、展示课,老师的示范作用的发挥不是那么到位。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却一味地相信别人,总是用各种课件、各种现代媒体来取代教师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如果你仔细观察,现在的课堂,连使用录音机也很少了,已经被有些青年老师认为是过时的教具了。其实,这是认识的一个误区。老师的范读,直接对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景产生了情绪体验,也就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课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老师,只要在学生学习之前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那么他的教学就算成功的了一半。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比知识更加重要。知识不是老师灌输给学生的,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多么生动的讲解,学生当堂最多只能记住其中的60%,这是心理学研究的结果。
  其次,上课不去骄柔造作。因为是展示课,我之前也曾担心,是不是要预先到别的班级试上一遍,然后组织一个班子,对其所执教的课进行集体备课。而这些,都是在“不”中告退。
  “我就是要上一节属于自己的课,一节实实在在的课,一节对学生有用的课。”是的,上课不是为了让别人去看,去评说的。
  敢于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语文训练。这是许多老师在课中所不及的。在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执教老师时时对学生进行词语、句子的训练,包括思想感情的体例训练,都体现了一种质朴的教学思想。学生初读诗歌时,用笔画出自己不懂的生字词,在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时,教师着力引导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如“人、狗、门、洞、一个声音、地下的烈火、永生”等;对学生读错的字音,如课题中的“士”、“诗”的读音纠正,对轻声音节“着”的读音,老师指导得都非常细致,这种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也必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阅读,使学生理解句意,体会句子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熏陶,形成积累,利于表达。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理解“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这句话时,老师让学生从理解“渴望”这个词语,来体验诗人对革命的忠贞不渝的感情。使用的方法是让学生换词,换成“希望”和“盼望”来读读看,体会换词前后有什么不同。进而让学生体会到使用词语时,要做到准确,还要做到注意词语所表达的思想的轻重。后半句,老师让学生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是对学生进行句式的训练,是把反问句直接改成陈述句。然后通过修改前后一对照,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句式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不同,也就更深刻地理解了句子的意思。
  敢于对学生进行学法的训练。尽管在课堂结束的铃声响起,课的主要部分已经结束,但老师没有是草草草了事,结束课程,而是很沉稳地,让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最终引出学习诗歌的方法,并工整地书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用本节课学习到的方法,去自学课文的第二首诗。这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也是把学生学习兴趣引向课外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这是许多老师所做不到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他对学生一生学习活动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敢于说“不”,也是这节课一个鲜明的亮点。学生在阅读时,在朗读时,对语句读得不到位的地方,老师直接对其说“不”,“这句话,你还没有读到位。”让学生在倾听他人朗读时,自己进一步加深体会,训练自己的朗读技巧。
  如指导学生读“爬出来吧!给你自由。”这句话时,老师除了范读外,还让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进行阅读,使学生逐步体会到反动派的利诱的丑恶嘴脸。
  课堂上,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能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读好诗歌,读出语感,读出感情,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5 00:41 , Processed in 0.07189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