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3|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说课稿——碗少年感动人 老师引导妙得很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次听了顾老师所执教的《顶碗少年》,感受颇深。虽然顾老师是个工作不到三年的新教师,但是,从她的课堂可以看出她扎实的教学功底,她的课堂很实在,没有虚而不实的热闹场面,而多了一份安静思考和理性问答的美丽。整堂课,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师设计引导之巧妙。
  一、课前基调铺垫得妙
  课前,老师播放了一段《春节联欢晚会》中抖杠的节目,让学生欣赏。欣赏完后请学生说说看了之后想说什么?这段带有很强视觉冲击效果的视频同样让学生有了很强烈的心理感受:他们的动作很娴熟、很轻盈,演员很厉害,他们表扬的技艺非常高……,然后老师一个顺势引导:是啊,杂技已经成为一门艺术,走上了春晚的舞台,今天我们来看看杂技表演中的另一绝活——顶碗,去看看这些顶碗少年。
  课前的这个环节妙就妙在能在瞬间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一下子融入到表演的紧张气氛中,为接下去课文的学习,领悟那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奠定了情感的基调。
  二、课文重点把握得妙
  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紧紧围绕表演的“惊心动魄”展开。顾老师组织学生紧紧扣住文章的主线“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来展开研读讨论。(1)抓住少年表演时的动作、神情进行研读,体会顶碗表演动作的高难度;(2)抓住观众观看表演时的反应,感受表演的扣人心弦;(3)抓住对“碗”的描写,体会表演的难度之大,从而感受表演的紧张气氛。顾老师在教学中抓住了文章的主线,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她是这样安排的:在学生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后,让学生用一个词来说说:这真是一场()的杂技表演。学生用词语简练地概括自己的感受,然后老师随即抛出课文研读的主线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呢?让学生品读课文的3-7自然段,在学生默读后交流三次表演,每次表演中哪里可以看出表演的惊心动魄,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整个教学环节中老师设计的导言、问题、引读等都是沿主线引、沿主线导、学生很自然地沿主线学,沿主线思,沿主线悟。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重点。
  老师这样的设计,一下子就切入课文的重点,“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既是作者看了表演发出的感叹,也是文章的题眼所在。在不断地体悟中,顶碗少年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承受压力、敢于拼搏的精神也就自然地让学生感受到了。
  三、学法指导提炼得妙
  高段的语文学习,要让学生逐渐领会作者的写作的方法,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布局谋篇都是有很大帮助的。而这样的学法指导应该渗透在每个教学课时中,在平时的教学中得以体现。
  这节课顾老师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在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感受到表演的惊心动魄后,老师用一句简练的语言进行了概括:作者为了表现少年的表演,对“碗”和“观众”进行了描写,来衬托少年表演的惊心动魄,这样的方法叫做侧面描写。作者既写了少年的表现又写了碗和观众的表现,这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让我们看看作者用怎样的方法来描写第二次表演的?虽然,老师只是用这样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但这样的概括却非常巧妙地使学生的认识更深入,使学生站在了学法的角度对课文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四、独特体验想象得妙
  每个学生都是有无穷的想象力,只要老师给他一双翅膀,他们就会飞翔。在这节课上,老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表演的惊心动魄,感受到少年得那份坚持和努力,老师安排了多处想象的环节。如:在学习第一次表演这个环节,少年表演失败了。这时,老师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刚才还自然的少年会想些什么呢?给学生创设了想象的情境,学生纷纷回答:怎么会掉呢?我下一次一定要成功。我怎么会失误呢?我要退还是继续下一次呢?在学生体会到少年内心的矛盾冲突中,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这样的冲突通过学生的想象,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了少年坚持下来的不容易。这样的环节还有很多,比如:在第二次失败后,老者出现了,读者并不知道这位老者是谁,也不知道他到底说了些什么,这时老师又安排学生想象,这时少年又在想什么?这样的想象性体验不仅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让他们有真切的感受。
  作为一个年轻的老师,课堂上能这样沉着冷静,循循善诱,是非常不容易的,当然,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静观课堂,我觉得,以下几点可以值得商榷:
  1、课堂气氛的调动。“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如何让学生走入情境,在课堂上更投入更主动?
  2、学生朗读的跟进。在学生能冷静感悟的同时,如何通过朗读把自己感悟到的读出来?
  3、重点字词的理解。如本文中的关键词:惊心动魄,如何让学生在初次理解的基础上有更深入的体会。
  4、课堂练笔的设计。课结束前老师安排的小练笔:作者每每想起,心中不免一阵激动,他在想些什么呢?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写。是否可以换成:你看了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你在想什么呢?请联系实际写一写。让学生的写更切合实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5 17:41 , Processed in 0.07159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