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8|回复: 0

[语文上册]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乌鸦喝水》的阅读案例分析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设计的是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势,大胆发挥和扩展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重新改写《乌鸦喝水》的结局。同时也让学生知道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碰到困难时就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学生想出的答案可以是出乎意料的,可以是千奇百怪的,我们只求张扬个性,发挥创造才能。通过把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一种学习的革命,一种学习理念。同时,语文教师应切实树立学生主题的观念,应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这一点对于视教科书为圣经的现有的课程制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教学设想3:
  识字教学
  渴:乌鸦口渴了,想喝水,所以“渴”字是三点水旁。
  喝:喝水要用口,“喝”字是口字旁。
  找:我们找东西都要用手,所以“找”字是提手旁。
  办法:“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我事先准备了一个瓶子,里面放了大半瓶水,又怕学生看不清水在瓶子里的高度,便在瓶子里掺了红墨水,这时我拿着乌鸦图片作演示,表示乌鸦喝不着小口高颈瓶里的水,因为瓶子里的水不多,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这时乌鸦开动了脑筋,它看到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办:想办法,要动脑筋,用力气,用力气就会出汗,所以力字旁的两点千万不要丢了。
  让课文中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字就不是孤立的,汉字被置身于广阔的背景,放在文章的整体之中,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整体观。从另外的角度看,字、词、句、段、篇是相互联系的,符合课文教学的系统观和联系观。这样,学生对生字就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容易记忆。课文《乌鸦喝水》里有“喝、渴、找、怎、么、办、法、高、想”等生字,我一边讲故事,一边随着故事情节出现生字。教师一边讲一边问,学生边听故事边答问题,边认识生字,兴趣盎然,一点也不感到枯燥,更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4 21:09 , Processed in 0.05102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