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1|回复: 0

[语文上册] 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悯农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8个汉字,并会口头组词,会写4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并试着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
  1、学会8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
  1、“农”、“当”的写法
  2、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稻穗图、小黑板、磁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向老师有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
  (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
  这就是向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向老师给他讲讲道理。(……这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师出示“辛苦”,教读。
  你见过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粮食吗?
  老师带来了一幅图,就是农民伯伯平常劳作的情景,请小朋友翻开书,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二、观察图画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在锄草,他很辛苦。)
  2、再次齐读“辛苦”,并贴在黑板上。
  3、你怎么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
  4、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配这幅图诗——《悯农》。跟老师一起写写“农”。(师写,生书空。)
  全班齐读课题。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听录音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如果会的同学能跟录音机一起读,也不必加以制止,追问一句:“你从哪里学会的?”提示学生:我们可以从许多地方学习知识,希望小朋友们做个有心人。
  2.过渡:由于这首诗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背诵,所以直奔本课的生字。这首诗你们会背了,里面的生字你们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中的生字词,看谁学得又对又快。
  (二)认读生字
  1.下面请你轻声读课文,用手指指着课文,圈出带红色音节的生字。
  2.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学习生字的主要方法:你们平时都用哪些方法来学习生字?(拼读音节、问同学、问家长、问老师。)
  3.小朋友们归纳得真好,那就请你赶快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吧。(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播。)
  4.学习完生字以后,请你给同桌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
  5、抽生教读生字。
  6、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出示词语:悯农 日当午 谁知 汗滴 粒粒 辛苦)
  抽生读,齐读。
  7、在词语中你认识了生字,那么老师把生字单拿出来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说出来。(当读到“午”时进行扩词,从而理解“日当午”。)
  8、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抽生读课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着书,认真听,听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哪个跟你不一样,等会儿请你给他指出来。
  9、齐读。
  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刚才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抽生答。(……我知道了农民伯伯很辛苦)
  3、你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很辛苦?自己读一读。
  重点指导: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
  指导方法:先通过做锄草的动作体会辛苦应表现得行动缓慢,吃力,在朗读时语气应重而稍慢,基本领悟即可。
  4、师范读全诗。
  5、齐读。
  6、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五、巩固练习,指导书写
  (一)捡稻穗游戏,复习生字
  1、秋天来了,农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庄稼获得了大丰收。你们看: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摇摆,好象在向人们微笑。收割后,还有一些稻穗遗留在了田地里,下面咱们一起去捡稻穗。你可以任选一颗,读出后面的生字,然后放到篮里。(师贴稻穗图,画篮子)
  2、抽生上台拾稻穗,然后反过面贴于篮子里。
  3、你打算把带哪个字的稻穗送给谁?为什么?
  (二)指导写字
  (出示“农、当、汗、午”)
  1、你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
  2、重点指导“当”,认识小字头,学生认真观察书上的笔顺,然后书空。
  指导“农”,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一笔?
  3.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4.学生练习写一个字,同桌互评,然后再写一个。
  五、总结全文
  (板书)
  6、悯农
  辛苦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两三岁的小孩都会背诵,因此,读背并不难,关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为此,我在设计时围绕一个“辛苦”,从帮老师解决难题引出“辛苦”,看图了解“辛苦”,到读诗句感受“辛苦”,从而把学生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
  1、开头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乐于去解决。
  2、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生字的学习,诗句的感悟,全是学生自主观察,学习。
  3、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学习。
  4、如果能从生活中找到相关的照片,录象资料,或让学生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将更能从心灵上让学生受到教育。
  5、朗读的指导还要更细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06:17 , Processed in 0.03720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