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练 习 4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要求
|
1、在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巩固汉语拼音知识,在读做中形成能力。
2、正确地读背成语和古诗,增加语言积累。
|
教学重点
|
在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巩固汉语拼音知识,在读做中形成能力。正确地读背成语和古诗,增加语言积累。
|
教学时间
|
第二课时
|
授课时间
|
2006年12月8日
|
教学过程
|
一、教学第四题: 做做读读
1、指导学生读题。
2、指导学生认读动物卡片。
3、指导学生观察图画。
(!)提问:看看图上画了哪些动物?
(2)引导提问:读读左边的汉语拼音,说说要填哪几种动物的拼音卡片?
(3)指导学生练习填写生字,并要求学生填写反馈情况。
4、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
(1)同桌互相拼读拼音词语,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拼音词语,教师正音。
(3)指导学生说说这些动物的特点、习性,并要求表演这个动物的动作和模样,唱唱这些动物的歌曲。
(4)把拼音词语填进动物旁边的四线三格中。
二、教学第四题:读读背背
1、指导学生读背成语,要求读准字音、明白成语的特点。
2、指导学生看图说说图意。
(1)指导学生看图,简单描述图意。
(2)指导学生自由认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想想词意。
(3)引导学生在图上找一找词语“红日东升、秋高气爽、窗明几净、书声朗朗”这些词语所描绘的景象,从而理解词语意思。
3、指导学生读古诗。
(1) 请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干什么? 天空的月亮是什么样子?
(2) 学生描述图意:夜晚,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像个又大又圆的玉盘。一个孩子仰着头,被月亮迷住了。
(3) 学生自由读诗歌,想一想诗句的意思,自己说一说。
(4) 指名读古诗,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5) 教师介绍诗人李白,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大意,体会月亮形状的可爱和月光的皎洁。
(6) 学生自由练习背诵古诗。
(7) 教师检查背诵。
(8) 你还知道哪些诗歌是描写月亮的?能背一背吗?(《静夜思》等)
|
教 后 记
|
|
|
|
|
课题
|
练 习 4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要求
|
1.认真听别人讲话,明白意思,记住内容。
2.转述听到的内容,口齿清楚,内容正确。
|
教学重点
|
认真听别人讲话,明白意思,记住内容。 转述听到的内容,口齿清楚,内容正确。
|
教学时间
|
第三课时
|
授课时间
|
2006年12月8日
|
教学过程
|
一、观察图画,了解活动内容
设计提问:1.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游戏?
2.他们是怎样做的?
3.你做过这样的游戏吗?
师生共同约定游戏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裁判把同样的传话内容告诉每组的第一位同学。游戏开始,第一位同学传给第二位同学……声音要小,每人只说一遍,一个一个向后传。最后一位同学汇报传话内容,又快又准的小组为优胜小组。
二、了解规则,示范传话游戏
各小组选派一至二名代表,组成一个临时小组做一遍游戏,请同学看清游戏过程(最后发现传话有误,要从后向前依次重复传话内容,找出误传人,总结错误原因)。指定两个小组做一遍游戏,请同学了解竞赛规则。(传到最后一位同学,这位同学要快速向裁判汇报。)
三、小组练习,总结游戏经验
教师布置传话内容(告诉组长),请各小组练习,在练习中总结经验,怎样才能传得又快又准。
传话内容:
1.今天下午不下雨,不要带雨伞。
2.小猫会捉老鼠,不会捉老虎。
3.放学以后,我们班要和一班进行拔河比赛。
各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在规定的时间内自拟话题反复练习。
四、进行传话竞赛,评选优胜小组。
在小组练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竞赛。裁判可由老师和同学共同组成。
创设情景:看投影,一位老爷爷愁眉苦脸……画外音“这位老爷爷丢了什么了?这么着急!让我们帮助他找一找吧!
传话内容:
1.老爷爷的孙子丢了,他叫林林,今年五岁。
2.林林在公园门口,有人看到他了,快告诉老爷爷。
3.林林已经找到啦,老爷爷笑啦。老爷爷说:“谢谢大家。”
评选出优胜小组,并颁发小奖品。
五、教师小结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转述别人的话,只有听清,记住,说明白,才不会误事。
|
教 后 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