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5|回复: 0

[语文上册]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伯牙绝弦》教学设计2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3、通过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2、通过学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伯牙学琴》故事导入
  2、学生谈感受。
  3、板书课题,解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层指导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读出节奏和韵味
  自由读——评议读——范读——有节奏地读
  2、回顾理解古文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全文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感悟文本
  1、挑疑,引出“知音”。
  2、划出能体现钟子期视伯牙为知音的句子。
  3、了解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赞叹之义。指导读好赞叹的句子,深化理解。
  4、拓展运用:引导学生想象他的琴声还可以表现出哪些场景,怎么赞叹?
  5、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感悟“知音”。
  6、引导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有很多人赞美伯牙,那些人会怎样赞美伯牙?钟子期又是怎样赞美的呢?通过对比,深化“知音”。
  7、指导朗读。
  8、学习知音之死部分,出示句子感悟知音难觅,珍惜知音。
  (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
  (2)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引入短歌,配乐朗读。
  2、朗读课文,再次感受知音相聚的“喜”和知音死的“悲”
  3、伴随《高山流水》,感情读文。
  4、背诵课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9 17:27 , Processed in 0.04982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