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3|回复: 0

[语文上册]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6个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等20个词语。
  2、读懂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教师指导下读懂课文。
  2、学习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有重点地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并学习李四光勤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图片导入(课件出示各种小石子)
  师:石头是咱们生活中常遇到的石头,就像这些可爱的小石头,有时忍不住,就会随手捡回来,那么你有捡过石头吗?你捡来的石头什么样的?
  师:这么漂亮的小石头的确让人喜爱。可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孤零零地卧在草丛中,也引起了一位小朋友的注意。(出示,大石头)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一起写课题:奇怪的大石头。
  二、       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
  2、此时读完这篇课文,你最想说什么?
  联系学生所说,重点讲解:
  ⑴李时珍的有关生平,并阅读课文中的资料袋。
  ⑵有关名词做出解释: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儿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语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
  ⑶对课文大意有关介绍:
  师:讲讲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3、再读课文,将课文读流利。
  三、字词检查
  ⑴读:分段指读课文、同学互读课文
  ⑵写:重点指导:藏、卧、旅、秦
  第二课时:
  一、“奇怪”
  师:上节课,咱们知道了,儿时的李四光对一块突兀的大石头发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竟然在他留学之后仍是念念不忘,只为了寻找它的来历。那么,这到底是块怎样的石头呢,让我们再一起去读读第7课,奇怪的大石头,也来寻找一下答案。石头奇怪在哪?
  1怪——独个儿:“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2怪——体积大:“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3怪——时间久:“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了”
  4怪——来自何方:问老师、问爸爸。没有答案。
  (生选择课文内容讲,师适当概括并板书)边读书边感悟
  二、“解迷”
  师:这真是一块奇怪的石头,谁也不知道,它来自何方,难道真的是天上的陨石落下来吗?还是哪个大力士将它搬到这儿来的?答案李四光的老师知道吗?从哪看出来?
  1、  练读:“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不肯定的语气),适当地进行对话练习。
  2、  老师没能给李四光一个满意的答案,接下来他又去——(生接:问爸爸)得到的答案又是不知道。
  3、  尽管这样。好奇的李四光却没有放弃寻找答案,请同学们读课文的最后的两个自然段。
  读完后,你最想说什么?
  李四光的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刨根问底,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从哪可以看出李四光的这些品质:(学生边说边出示句子,并点明重点词)
  ⑴关于这石头为什么会在这,李四光想了许多年。
  ⑵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⑶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⑷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的遗迹。
  总结:想不到,当李四光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全世界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这竟跟他小时候的疑问有着不可缺的关系。正是因为小时候的他善于提问,更是因为长大后的他,仍是对着未解之谜有着执著地追求。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一直李四光的好奇,认真,勤劳。读全篇课文。
  三、“延伸”
  1、师:正因为有了李四光爷爷有着遇到问题认真思考,追究到底,才会取得巨大的成功。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些什么吗?
  2、师:是啊,我们也要向李四光爷爷学习,从小就养成问问题的习惯,善于思考,努力探究,就算现在的我们解决不了这些难题,长大后,在丰富知识后,咱们再接再厉。让我们再来欣赏两则故事,从中你又可以学到什么呢?(生自由读材料)
  关于苹果落地的故事
  一个偶然的事件往往能引发一位科学家思想的闪光。这是1666年夏末一个温暧的傍晚,在英格兰林肯郡乌尔斯索普,一个腋下夹着一本书的年轻人走进他母亲家的花园里,坐在一棵树下,开始埋头读他的书。当他翻动书页时,他头顶的树枝中有样东西晃动起来。一只历史上最著名的苹果落了下来,打在23岁的伊萨克牛顿的头上。恰巧在那天,牛顿正苦苦思索着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使月球保持在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以及使行星保持在其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为什么这只打中他脑袋的苹果会坠落到地上?正是从思考这一问题开始,他找到了这些的答案——万有引力理论。
  3、你的感言请你跟学习小组的人讨论一下。
  4、你还知道这方面的故事吗?
  总结:小时候的一个小想法,也许就会带来巨大的惊喜,希望咱们都能善于观察与思考,将小问号变成大学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8 00:38 , Processed in 0.08000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