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8|回复: 0

[语文上册]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案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从读书实践中来。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编者精选的文质兼美的佳作,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方能领悟到文章的真谛,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学行为努力做到:
  其一,务本。首先是务学生这个“本”,整个教学设计始终是把学生放在首位,关注学生的实际,着眼学生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是务文本这个“本”,整个教学设计紧扣文本,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探究文本的意,体悟文本的情愫,感受文本的美妙,让学生在反复触摸文本语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享受学习语文所带来的愉悦。
  其二,和谐。整个设计是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的手段,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与文本进行充分而又真切的对话,让学生在和谐互动的对话情境当中,对文本的语言、情感和结构产生认同和赞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课文、看图片、讨论交流感受雾凇的美以及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重点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让大家先看几个词:
  屏显“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1、我们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这几个词使你想到哪些画面?
  2、学生描述。
  3、知道这几个词的来历吗?教师陈述:这是****总书记在1990年到吉林视察,观赏了美丽的雾凇奇观后,为此景所题的词。
  4、树挂就是……(引导说出课题)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将继续随作者一道,去吉林,去细细品味、感受雾凇那独特的韵致。
  二、精读感悟
  (一)、奇观
  1、课前老师还搜集了一些图片,作为礼物,送给大家。同学们想不想看?(想!)老师只有一个要求:大家边看边想,这些图片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句子?
  2、播放图片(配乐)师解说:三九严寒,北国大地万木萧条,可当你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见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松树和柳树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银菊,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3、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
  4、大家说的真好,积累的词汇真多。是啊,雾凇真美啊!真乃一大(奇观)!(板书:奇观)
  “奇观”的“观”就是“景象、样子”,那“奇观”是指什么样的景象呢?(少见的、罕见的、希奇的等)
  5、那吉林雾凇究竟“奇”在哪?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画出有关的词语。
  (1)、多
  a、“十里长堤”(大约5000米,都是雾凇,真多啊)还有哪个词可看出雾凇多?
  B、“缀满”它可以换成“挂满”或者“盛开”吗?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
  C、指名读,读出雾凇的多。(评:这么多的雾凇,真是壮观!)
  d、小结:雾凇的奇奇在它的多,再读读,你还会有新的发现。(板书:奇)
  (2)、美
  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雾凇的美了?“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等。(相机板书:美)
  这么美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谁来试试?(指名读)
  (3)、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来到了松花江畔,看到了这美丽的雾凇。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共同来感受它的多和美,好吗?齐读。
  (4)、小结:雾凇真是一幅美丽而奇妙的画卷啊,难怪作者要说它是奇观。
  (二)、形成
  1、看到这么美的雾凇,你也许会问:“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只有吉林的雾凇闻名全国呢?”想知道答案,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
  出示思考题:
  (1)、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2、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
  3、读后同桌俩人讨论交流这两个问题。
  4、交流汇报:
  (1)、谁来说说,课文的哪句话是写雾凇形成的原因?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2)、从这句话中你能发现雾凇形成需要那些条件?
  (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什么叫过于饱和的水汽?(水汽就是雾气,过于饱和就是雾气特别充足,特别多。)
  (3)、吉林处于我国东北,气温十分寒冷,所以“遇冷”这一条件很容易满足。那它有“过于饱和的水汽”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读好这一句,注意断句。
  (4)、这些过于饱和的水汽是怎样遇冷凝结而成的呢?哪些句子是描写遇冷凝结这一过程的?(指名读)
  (5)、雾凇的形成过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也想读一读,好吗?听老师读。(师范读)
  (6)、听完了,有什么感觉?(真神奇、真奇妙!)当然这一过程是很慢的,你从文中哪些词可以感觉出来?(慢慢地、逐渐等)出示:“每当夜幕降临……镀上了白银。”
  (7)、你能把这种缓慢过程读出来吗?先自己试一试,指名读。
  引读:慢慢地,松针、柳枝都变了,最初。。。逐渐。。。最后。。。
  随着这雾凇的慢慢形成,这景观也越来越美,你的心情是不是也越来越兴奋和欣喜?我们在读这句话时应该读出语气的变化,先是轻轻的,缓缓的,后来就变成欣喜的语气了,谁再来试一试?(指名读)出示:“最初是银线,逐渐变成了银条,最后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8)、下面我们不看书,看着屏幕上的提示,能不能把雾凇的形成过程说出来。(先自由练,然后齐读)
  屏幕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这雾气便(),(),笼罩着()。树木()。渐渐地,(),()。这蒸腾的雾气(),(),()。最初(),逐渐(),最后()。
  (三)、赞叹
  1、过渡:经过一夜的工夫,美丽的雾凇奇观终于形成了,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再次播放图片)
  2、此时此刻,你又想说什么?你想怎样去赞叹它?
  3、漫步在松花江边的人是怎么赞叹它的呢?
  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4、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看着后面的感叹号,读出感叹的语气。(再指名读)
  评:你读得真好,老师感受到你欣喜惊讶的感情了。
  5、讲解这句诗的来源(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虽然是一首描写雪景的诗,却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真可谓是妙手回春、神来之笔!用在这里也是恰如其分。)
  6、小结:同学们,吉林雾凇不但多而且美,连形成过程也如此奇妙独特,难怪被称为闻名全国的一大奇观,见过的人无不这样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它的美丽和神奇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在我们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到处有迷人的风光,比如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和长江三峡,它们与今天我们学习的吉林雾凇被称为中国的四大自然景观。还有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河南焦作的云台山,洛阳栾川的鸡冠洞,等等,太多了,说也说不完。老师这里搜集了一些图片,想不想看看?(播放图片)毛泽东同志在他的词中这样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河有着太多的美丽景色,马上快放寒假了,如果有机会,让父母领着我们到各地去看看,并认真观察,回来我们也写一篇象雾凇这样美的文章,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 06:54 , Processed in 0.06184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